前景出奇迹——读《摄影美学》2

美来自于关系,那么巧妙利用前景,制造间隔,就是在搞好关系。

悠然见南山的感觉

美学家宗白华说:

间隔,可以造成美的境界,间隔,使人凝神观望,进入审美环境和审美心情。

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以东篱的菊花为前景,远处的青山为背景,利用间隔,透露出恬淡的情趣。诗文如此,摄影亦然,那么间隔能为画面带来哪些改观呢?

  1. 可表现出空间感:前景与主体有一定距离,增强三维感;
  2. 可增加画面的视觉冲击力:前景较大或位置突出时,可吸引观看者注意力;
  3. 前景衬托主体:前景与主体相关联,产生关系;
  4. 可以交代环境;
  5. 前景可完善和补充主体内容:如前景是清晰的手机屏幕画面,背景虚化;
  6. 可引导视线;
  7. 可突出作品特点;
  8. 可遮挡污点,弥补缺憾:与用头发挡脸类似;
  9. 深化主题、营造气氛;
  10. 形成对比:如古今、新旧等;
  11. 产生壮美感:前景的渺小和配合,加大与主体的反差,如柳宗元的《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框架是一种特殊的前景,能够增加表现形式、增加光影效果(剪影)、增加内涵、增加明暗对比。

前景用起来不难,形式多样,一束花、一块石、一扇门都未尝不可,要善于观察。根据需要,前景可实可虚。多重前景,一般是两重,效果有时更为出众。但不能为前景而前景,忘记了主体,忽视了距离,都得不偿失。

记住两首诗,拍摄时你就会记得用前景: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陶渊明 他来了,带来了一阵阵菊香,带来了与自然相合的阔达心境。面对官阙,他选择了归园,选择了自然的那份恬适。他追求...
    彭小艾阅读 8,759评论 19 62
  • 怀此贞秀姿 卓为霜下杰 ——陶渊明咏菊诗赏析 王传学 菊花是一年四季花事中开得晚的一种,其时万木凋零,众芳摇落。当...
    王传学阅读 7,858评论 0 8
  • 微风徐徐来 花儿缓缓开 想你的心却是急的不得了
    18岁的日记阅读 1,105评论 3 3
  • 能量加毅力可以征服一切 三天的彦值圈学习课程结束了,我们几个学员跃迁的人生开始了!这三天的课程犹如给我的思...
    李潇婵阅读 5,529评论 2 6
  • 别了,这座陌生的城 四年前,我驮着一身的沉重 怀着神秘的想象 带着一种病态的梦 开始了南下的征程 晨雾中 列车像挣...
    wnc万年春阅读 1,826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