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去医院治疗失眠,发现治疗抑郁的物理治疗室,全是青少年孩子,有的看起来只有十岁刚出头,有的应该在上高中。
抑郁症,被誉为“看不见的健康杀手”,抑郁症对人的精神消耗极为强烈,如果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很容易对世界产生消极悲观的看法,进而引发不好的后果。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本以为只有成年人才会被困扰的疾病,现在正纠缠着青少年甚至孩童。
人民日报之前公布了一组数据:青少年抑郁检出率高达 24.6%。相当于每 4 个孩子里,就有一个检出抑郁!高抑郁率的背后,是一个个被烦死了,没意思没胃口,没用,睡不着口头禅绑架的无辜孩子。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所有最深的伤害,都来自最亲的人......
图片来源于微博
2021年马思纯首度在荧幕上谈及自己的“抑郁症”,谈及自己小心翼翼的个性,马思纯坦言与家庭教育有关,她从小就被教育要懂事,谦让别人,听到最多的话就是“你要听话,不能自我”。
长大之后她开始不敢对别人生气,怕别人难过,怕麻烦别人,更怕别人不喜欢自己……小马甚至上高速公路的时候,因为怕麻烦司机师傅,厕所都不敢去,就憋着……
关于抑郁症,有一句很戳心的自述:‘没人觉得我病了,他们只是觉得我想太多了。”
父母都希望子女成才,往往注重成绩忽视心理,甚至一些教育方式把孩子推向抑郁。尤其是下面的这三种家庭,看看有你家吗?
1、焦虑传递给孩子压力
《小舍得》中的田雨岚是众多父母典型代表,在她眼中没有任何事比学习成绩重要,孩子没有自由时间,没有自由空间,连自己最基本的兴趣爱好都不被允许,只有学习。儿子悠悠在这样的高压下,学习成绩确实不错,而他内心并不快乐压力巨大。
悠悠曾说:妈妈只爱成绩优异的我,并不是爱我。最终悠悠濒临崩溃,在考场把试卷撕毁。
其实父母的初衷也是为了孩子好,可孩子怎么抑郁了呢?
父母可能不知道,在密不透风的学习环境里,成绩成了衡量孩子唯一的指标时,他很难有其他的价值感和体验感。所以,当成绩不能证明自己的优秀,内在的焦虑又没有一个出口时,孩子就只能不断向内自我攻击,最后压抑成伤。
2、忽视情感需求
知乎上看到一位女儿的抱怨,小时候家里穷,过年买新衣服的时候,她总会说:“给弟弟买吧,我不要!”
其实,她的内心是多么渴望一件新衣服,甚至暗暗希望,妈妈也会给她买一件。
当然,最后衣服只买给了弟弟。
大人们总是一遍遍地说“懂事才是好孩子”,好像学会像成年人那样去思考是一种好孩子必备的技能。
成熟懂事固然是一件好事 ,只是很多大人忘了,这个世界上除了懂事和成熟,还有两个词叫做“委屈”和“不快乐”。
孩子懂事的背后是深深的自卑,担心别人不喜欢,所以每天小心翼翼看着大人的脸色生活,失去了她们那个年龄应有的放肆和任性。
3、否定、贬低孩子
最近冬奥会刚结束,除了惊艳于运动员们精彩纷呈的比赛外,最大的感触就是:“这届冬奥会,绝对是来‘鸡’父母的。”
同样的年纪,这些“别人家的孩子”在为国争光,自己家的“普娃”还天天闹着要叛逆,怎么想怎么心塞。
“别人家的孩子怎么每次都考第一名”
”别人家的孩子都会主动帮父母做家务”
“别人家的孩子写作业从来不用催”
▼
父母本希望借“别人家的孩子”从侧面来激励自己的孩子奋发向上。但盲目地比较,只会强化孩子的消极看法:“ 我没有别的孩子好,妈妈不喜欢我!”
孩子不断地进行自我否定和怀疑,认为自己是一个糟糕的人,逐渐失去自信。
被监视下的孩子,被忽略掉的情感需求,被贬低的孩子,赤裸裸的活成了一个木偶,线断之时,她又如何站起来呢?
❤所以作为父母的我们需要学会❤
学会给自己“糖”
那些活得过度焦虑的妈妈往往最符合传统意义上的“好妈妈”:自己的生活消费总是捡最便宜的,为孩子上辅导班却一掷千金,在鸡娃这件事上尽职尽责。
要改变这种理念,学会做一个“懒妈妈”、快乐而非完美的妈妈。不要包办孩子的事情,妈妈都值得及时去满足自己,买个花,喝杯奶茶,享有独自的时光或者是学习课程等等。只有妈妈滋养了自己,才有力量和好心情带给家人。
多给孩子加点“糖”
每个孩子都有他的成长规律和节奏,孩子每天的生活需要有点“糖”。这个糖有可能是小伙伴一起玩耍时的喜悦,有可能是课外阅读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故事,也有可能是爸爸妈妈一起做某件事情带来的温馨感。
虽然这些不能获得更高分数,但这种感受却会落在孩子的心里,滋养孩子一生。
为人父母,请记住:
我们的孩子属于明天,属于我们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我们唯一能做的,便是给他插上腾飞的翅膀,让他在梦想的天空中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