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唯利是图的一群人,他们能养育好有良知的下一代,那他妈才见鬼呢”。
这是微信群友的一段话,对我启发很大,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做教育,到底应该怎么干?现在的教育乱象不就是环境的结果吗?唯利是图,唯分是问。如果要改变现状,那就是要和这样的想法对着干啊,和有这样想法的人对着干啊!
另外,我们都知道孩子的问题其实就是家长的问题。但要是对一个具体的家长这么说,估计他会和你急,尽管他能将孩子的问题说上一整天。
还有,中国的大部分家长将教育领域的很多复杂问题简单化,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都知道撼山易,改变思想难啊!
可是,不改变,我们,包括我们的孩子都被裹挟其中,教育环境乱象只会越演越烈。
要换思路。
多数家长是这样的:
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不看过程,只看结果。
不愿播种,只想收获。
又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
有人说:在中国,你找一个不知道努力读书重要性的孩子出来,教育人家要努力读书那就是废话。
还有人说:对很多父母而言,承认自己孩子是普通人,还不如让他重新生一个。
他们总认为:我家孩子是先哲,是未来的科学家,是要做科研的。他成绩那么好,你跟我说我的孩子是普通人?是可忍孰不可忍!
梁启超先生在谈到教育时曾说:改变孩子一生的不是道理,而是习惯!
昨天请何君贤先生讲座时他谈到:很多家长已经养成了一些习惯,很难改变。真正的学习是少一点“道理”,多一点“行动”。
少一些道理,多一些行动。这是非常朴实的一句话,但我们却经常忘记这样做。
所以,要改变教育现状,一方面可以树立一些榜样,让榜样来逐渐影响大家;另一方面引导大家多看一些相关的书,让大家自我觉察;最有效的是让家长看到孩子的成绩,尽管这样不是特别好。
群友曾和我说,要区别“学霸”、“考霸”和“分霸”,这三者之间是有本质差别的,但很多时候家长没有分清楚,告诉他们这三者之间有本质的差别并不是讲道理,而是要请他们自己厘清概念,让他们自己去思考。
如果他们能明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那他们对教育的本质也就认识得七七八八了,那么做一个睿智的家长还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