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巴纳姆与贝利的马戏世界
一切都假地透顶
但如果你相信我
假将成真
——题记
要怎样才能知道我身处的不是“这里的世界”?
当夜晚降临,睁开眼,抬头。
两个月亮。
好了,我知道了,这里是1Q84的世界。
这是一个历史被篡改的世界,又或者说,历史篡改也无关紧要,历史在这个世界中,就是用来篡改的。
这就很有趣了,当青豆发现自己如今所处的世界和自己的经验矛盾时。
她问自己,是这个世界错了,还是我错了?
虽然她当时没有给出答案,但是,我猜她的潜意识中,一定是世界错了。
所以,她将这个世界中的1984,命名为“1Q84”,这里的Q,取自question(问题)。
那么,我想问,真的是世界错了吗?
人的经验,就一定正确吗?
确实,经验告诉我们事物是这样的,但没告诉我们,它不可以是那样。
凭什么就可以拿两个月亮,来判断这个世界的真假呢?牛顿定律吗?那又拿什么来证明牛顿定律的普适呢?用数以万计的科学实验吗?可是,谁又能保证下一次实验的结果会遵循牛顿定律呢?
人类的经验主义,就像一个盲人,走在路上,而路上有路障,盲人用拐杖感受着路障,向前走着,突然,他好像发现了什么规律,激动地向全世界宣布,前方多少米会出现路障,而恰巧,这个预言成功了,于是人类便奉之为真理。
可万一,在某一天,路障没有了呢?
就好像,在某一天的清晨,太阳从西边升起了呢?
人之所以相信经验,我以为,是因为人就是由经验组成的。
试想,如果问一个人他自己是个什么东西,他的答案必是什么高等哺乳动物啊,叫什么名字啊,某某某儿子女儿啊什么的,这些都是他的经验,如果抛去所有经验,让一个人描述自己,那就又另当别论了。
就好像把一个人的眼睛蒙起来,让他去评价一副画。
因为抛去一个人身上的经验,那么这个人对于自己来说,已经是什么都不剩了。
经验是重要的,因为它至少有50%的几率预言前方有无路障,但经验也是危险的,因为它永远都只是靠着那一根拐杖获得的,而那双眼睛,却是从未张开。
或许有人会问,自己确实是用眼睛的啊!
不是的,在我看来,眼睛也是我们自身获取经验的外部工具。
是光照进人的眼睛,才让人知道,这个东西是这样的,这是眼睛告诉我们的。
是空气振动,与耳膜发生共鸣,才让人知道,这个东西发出了怎样的声音,这是耳朵告诉我们的。
我们通过身体的各个部位,获取事物的原始素材,而后又通过身体内部的神经,加工这些素材,最后传递给大脑,形成了我们对于事物的认知。
我把这些工具,叫作经验获取工具。
我们每个人都拥有同样的工具,就好像每个人都带了一副蓝色眼镜,所以,人类就一致认为,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
可是如果换一套工具,这个世界,又是怎样的?
工具无数,世界无数。
那么,康德所说的物自体,这个世界的真正面貌也就无人知晓了。
说到底,经验为我们创造了眼睛,而它本身又是一层无形的眼罩。
幸运的是我们,不幸的也是我们。
我们站在笼子外面,我们又在笼子里面。
我们想像山一样思考,却始终突破不了生物的限制。
生命的属性,决定了生物的认知。
所以,生而为人的我。
面对着天上一大一小的两个月亮。
我不敢妄下论断。
这里可以是1Q84,也可以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