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fxgz1225
从小到大,我们似乎一直都奉行的是,熟客就得便宜点的道理,大数据没到来之前,也缺水就是这样,比如我经常去一家店里买东西,去的多了也就成了熟客,价格方面有时候老板可能会给我一定的优惠,及时不优惠,因为我是熟客,我确定老板应该不会坑我,这种信任建立在熟客的基础上,但是这一切在今天都被一个叫“”大数据杀熟“的名词推翻了,意思就是,你越是熟客,越被坑。
什么是“大数据杀熟”?互联网公司可以通过用户数据分析,对用户进行画像,根据其对平台的依赖度和对消费价格的敏感度“智能”定价。简单来说,用户越频繁使用某平台服务,就越信任该平台,便会“懒得”去比价,对价格敏感度相对较低。而这部分用户,便成为平台“创收”的重要来源。这一行为,被网友定义为“大数据杀熟”。
先是某大V爆料滴滴打车大数据杀熟,用滴滴打车,同样的出发点,同样的目的地,价格却不一样。而且远距离来看,苹果手机要比安卓手机贵4块左右。正当人们纷纷诉苦,激烈讨论的时候,有加V认证的”滴滴出行员工“(尚不知真假)却声称”爱用不用,滚去美团吧”这似乎预示着滴滴的大数据杀熟是真的。不过想到最近滴滴跟美团正打的水深火热,这个所谓的“员工”身份的真实性就难以确定了。
一石激起千层浪,3月20日有网友爆料称遭遇了滴滴的“大数据杀熟”,图中快爷的路线为常用路线,蛋蛋姐是配合者,之前并没有打车走过这条路,实验过后,结果这位叫“快爷”的熟客的打车费用明显比第一次走这条路的“蛋蛋姐”高出4块左右。大家别小看了这4块,一个人高出4块,想想一天有多少人在滴滴打车。那将会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在大数据横行的今天,类似滴滴这样的企业数不胜数。那么滴滴的“大数据杀熟”是否只是冰山一角呢?
我们还是想的太简单了,简直就是“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生活中买电影票、订酒店、订机票等等无不使用订票软件,你就那么确定自己没有被“大数据杀熟”?
有网友表示,买电影票,平时不怎么使用软件买票的人价格是最便宜的,反而会员等级越高的票价是最贵的。What?难道不是会员等级越高越便宜的吗?
前段时间某旅行服务网站利用“大数据杀熟”,预定同一家酒店,相同的日期和房间号,熟客的价格比普通用户高出很多。专宰熟客,买得越多,就越贵?!
无独有偶,就连机票也是这样,选好机票后取消,再选那个机票,价格立马上涨,甚至翻倍。”
最后福宝想说,大数据本来是科技发展造福我们的,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的,什么时候变成套路我们工具了呢?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都没有了吗?
福宝想问大家,你被“杀熟”过吗?
关注公众号:fxgz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