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同事聊天,她说最近很苦恼,感觉班级里的孩子越来越冷漠,感觉不到班级的凝聚力的存在。我也带他们班的课,所以我也有这种感觉。以前在他们班上课都超开心,大家都很积极主动的做事情,但现在,进教室电脑不开,黑板不擦,所有人都一脸冷漠!感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可能性格问题,同事就是严厉型老师,班级里出现违纪什么的,是绝对要严肃处理的,这也导致学生们将违纪与班主任挂钩:犯错了是班主任被批评,所以班主任生气。而不是说犯错了会让我丢脸,让我们班没面子。
总得来说班级没有凝聚力体现在下面六个方面。1:同学之事,与我无关。有些学生只考虑到自己,而不会主动给予他人或周围的事物更多关心与帮助。如:有些学生每天到教室交作业的时候,即使组长座位上的凳子架着,也是视而不见。2:班级环境,视而不见。班级卫生状况堪忧,部分学生对教室地上醒目的牛奶盒、餐巾纸等熟视无睹,甚至经过时特地避开。有时大扫除活动中不出力,应付了事。3:班级活动,毫无兴趣。班上孩子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高,缺乏集体荣誉感,只管自己的事情,通俗地说,就是这个班级一盘散沙。4:班级纪律,一片混乱。上课预备铃响了,值日班长在前面提醒,下面的同学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教室里混乱,整体班风比较浮躁。5:班级问题,层出不穷。各种大大小小的班级问题,一波刚平,一波又起, “消防员”角色的班主任每天都被弄得焦头烂额。6:班级前景,缺乏信心。学生眼中没有老师,家长眼中同样也没有老师,班主任带班感觉很渺茫。
什么是班级凝聚力呢?班集体的凝聚力是指一个班级集体对本班级学生的吸引力。学生在学风好、班风好的班集体中,就有一种光荣感、愉快感和责任感,心里向着集体,乐于为集体多作贡献。这样的班集体,凝聚力是很强的,班主任的工作也是愉快的。因此,具有较强凝聚力的班级,会有力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发展。 班风怎么改善,是个任重而道远的问题。从哪个地方入手整顿班级来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找准这个切入点很重要,要想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集体,要把爱和信任寓于其中。教师要真心爱护着班里的每位学生,也要要求学生之间互相关爱,互相信任。平时经常表扬那些能关爱、帮助别人的同学。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爱,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幸福和奖赏,这样既可以唤起学生积极上进的精神,也可使师生感情加深,班级凝聚力增强。而且最重要的是老师自己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指导学生,亲身实践,完全把自己也看作是班集体的一员。这样能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榜样在眼前,那就学着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