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个人坐在房间里已经很长时间了,我感到很冷,风从四面八方吹来,看来人要是不顺利的话,连这处暑的天气都会来欺负你,我不禁自嘲。
母亲来得刚刚好,在我饥寒交迫的时候。我不愿意回父母家住,选择一个人待着,母亲没有办法,只有包了饺子给我送来。我吃着热腾腾的饺子,听着母亲劝我回去同住的话,心里瞬时打翻了五味瓶,登时泪如雨下。
我的母亲是一个本分的家庭妇女,也是一个地地道道家庭妇女中的女强人。她雷厉风行,脾气也有些暴躁,那些我父亲搞不定的家务事,她总能出色的完成。我的母亲嫁给父亲的时候,家里一穷二白,仅仅靠父亲微薄的工资度日。母亲没有什么文化,狠下来一条心要把日子过好,她只有去靠体力活贴补家用。所以,儿时的我一直是在奶奶身边长大的,那时候也总是记得母亲匆匆买了奶粉来看看我,我抱着她的脖子不松手,她要走我就哭,谁也哄不好。
记忆里关于母亲最多的就是我入学以后他对我的严厉管教,母亲脾气暴躁,加上工作劳累,所以,只要我犯错,她基本上都会对我拳脚相加,作业写不好要打,笔弄坏了要打,衣服弄脏了要打——。各种暴力的对峙,让年少的我曾经有一度自卑厌世,我想不通,既然这么不爱我,又为什么生下我。所以,我总想着快快长大,离开父母远远的,这样就不会再挨打。母亲暴力的教育理念深深地影响了经历成长的我,在我的求学路上,对待同学也好,朋友也好,我也总是暴躁的,在我的思维里唯有暴力才能解决事情。现在想来,对一个女孩子来说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后来,我终于熬到了高考,那时候因为家庭条件不好,所以父母只允许我报考省内的大学,那些压抑了好久的积怨在那一瞬间爆发,我扔掉了所有的课本,选择不填报高考志愿,放弃上大学。后来父母终于妥协,同意了我离开这个我认为没有温暖的家。
最开始的大学生活远没有我想象的美好,因为家庭条件所限,父母对我的经济要求异常严苛,我只能精打细算着过生活,就算如此,每当月底向家里要钱的时候,也要被父母责怪一番。后来我烦了,也受够了,便开始了自己的兼职生涯,那时候,我一边当着培训中心的教师,一边在晚上做着家教,收入也足够了。从那时起,我不再问家里要生活费,我靠自己得到了一份与父母相处的和谐安逸。也在那时,了解了生活的不易。
大学毕业以后,由于工作单位不错,我再也没有为钱发过愁。家里的条件好了,生活也不像以前那样愁云一片了,我们似乎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考虑其他事情了。
然而,没有谁的生活是一帆风顺的,就算你是总统的女儿,生活也会给你带来各种烦恼。况且,我在这种烦恼面前却显得很不成熟,我的骨子里只学会了母亲的暴躁,却从来不会深刻的思考问题。越是父母不让我去做的,我的潜意识里会非要去做这件事,哪怕被摔得头破血流,也在所不惜,这算是对父母的惩罚么?可是,这些惩罚往往伤害最深的却是我自己。
如同我的婚姻,父母越是不同意,我就越要死心塌地的不回头。后来的婚姻触礁,痛的何尝只是我和我的父母。
当我的母亲年龄大了,她的脾气反而变得好了。这时的我因为经历生活的艰辛并为人母,已经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并理智的思考问题。母亲与我的沟通变得顺畅,虽然她还会时不时对我的父亲咆哮,但是,对我已经是没有任何脾气了。她学着让我感知她对我的爱,选择无条件的支持我,包括帮我照看我年幼的女儿。我怕她劳累,拒绝她的好意。她流着泪说,我对女儿的心情何尝不是她对我的心情。
母亲性格坚毅,直到现在也是如此。这种坚毅也影响到了我,这让我柔弱的外表下装下了一颗强大的心。现在的我,如同当初的母亲,不会轻易的向现实低头,坚信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才能成就最好的自己。可是,我比当年的母亲要更幸运,幸运的是,我早早的懂了克制自己的情绪,懂了如何不让我的孩子陷入暴躁的轮回,懂了爱也是温柔的。而这种幸运也离不开母亲对我的支持和不离不弃。
原本以为,我犯了错以后,离父母远远的,他们便不会为我担心。可是我错了,当我吃着饺子泪如雨下的时候,母亲的眼里也满是热泪。她早就明白了自己年轻时的暴躁对我的蝴蝶效应,现在看我遇到挫折,她的心里更是如同万箭穿心。
那一晚,我和母亲回了家,躺在温暖的床上总算睡了一个安稳觉。
母亲的爱,就是这样。没有过多的语言,将爱表达的僵硬,就算是爱你,也不会软言细语。那些青葱的岁月,我固执的信了不会表达就是不爱,于是有了嫌隙有了裂痕。可是,当那些外来的虚假温暖套着谎言的外衣,深深的伤害到自己时,那些曾经被自己嫌弃的,冷落的,疏忽的母爱,在那一瞬如雨后春笋般疯狂的生长,直至将我包围,为我挡风遮雨。虽然这些爱,缺了浓烈,却如清泉般一直都在,未曾离开。
恍然间,耳边又响起了母亲的那句话:无论你长到年岁多大,在我眼里,你永远是我没有长的孩子。
感谢我的母亲,无悔的支持和温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