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这是《庄子·养生主》中的一句话,讲的是庖丁解牛的故事。
庖,一把刀用了19年还像刚刚炼出的新刀一样,这也从另一个侧面道出了做人的道理:
每一个人刚走上社会都是满怀希望与抱负。
然而一些人经历艰难困苦之后,原本质朴的心变了。
直爽的人变得吞吞吐吐,心灵歪曲了,抱负丧失了,失掉了本分做人的原则,最后变得窝囊了。
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道家的做人学问,不是追求阴谋诡计,不是一味圆滑世故,而是一种智慧和谋略。
它既防止别人伤害自己,同时也能增强自己的竞争力,广交人脉,左右逢源,事事畅通无阻。
它为人们构建了一片朴素自然的自由天地,帮助人们在出世和入世之间找到平衡点。
以道治身,从道家智慧里学习做人的学问。
1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一个人的行为如果能做到如水一样,善于自处而甘居下地。
“居善地”指的是心境像水一样,善于容纳百川的深沉渊默。
“心善渊”指的是行为举止同水一般助长万物生灵。
“与善仁”指的是言语如潮水一样准则有信。
“言善信”指的是立身处世像水一样持平正衡。
“正善治”指的是担当做事像水一样调剂融和。
“事善能”指的是把握机会,及时而动,做到同水一样随着动荡的趋势而动荡,跟着静止的状况而安详澄止。
“动善时”指的是遵循水的基本原则,与物无争,与世无争,永无过患而安然处顺,便是掌握天地之道的妙用了。
把心放得平坦,如水般自然,不论何时何事,都会自在逍遥。
一位官员被革职遣返,他心中苦闷,无处排解,便来到他的老师家中。
老师静静听完了此人的倾诉,将他带入自己的书房之中,桌上放着一瓶水。
老师微笑着说:“你看这只花瓶,它已经放置在这里许久了,几乎每天都有尘埃灰烬落在里面,但它依然澄清透明。你知道这是何故吗?”
此人思索良久,忽然他似有所悟:“我懂了,所有的灰尘都沉淀到瓶底了。”
老师点点头:“世间烦恼之事数之不尽,有些事越想忘掉越挥之不去,那就索性记住它好了。就像瓶中水,如果你厌恶地振荡自己,会使一瓶水都不得安宁,混浊一片;如果你愿意慢慢地、静静地让它们沉淀下来,用宽广的胸怀去容纳它们,这样,心灵并未因此受到污染,反而更加纯净了。”
官员恍然大悟。
人生如水,当游刃有余。
2
道家强调物极则反的辩证法思想,放在做人就是一个“月盈则亏,水满则溢”的道理。
所以道家智慧告诉我们,真正的君子就应该永葆一颗“归零心”。
不要让自己的心中被太多不必要的成见充斥着,更不能盲目自大自满。
能够经常发现自己的不足,才能不断进步。
一只狐狸喜欢自夸自大,它以为森林中自己最大。
傍晚,它单独出去散步,走路的时候看见一个映在地上的巨大影子,觉得很奇怪,因为它从来没有看过那么大的影子。
后来知道是它自己的影子,就非常高兴。
为了证实那影子确实是自己的,它就摇摇头,那个影子的头部也跟着摇动,这证明影子是自己的没有错。
它高兴地跳舞,那影子也跟着它舞动。
正得意忘形时,来了一只老虎。
狐狸看到老虎也不怕,就拿自己的影子与老虎比较,结果发现自己的影子比老虎大,就不理它继续跳舞。
老虎趁着狐狸跳得得意忘形的时候扑过去,把它咬死了。
人因自谦而成长,因自满而堕落。
我们要时刻记得给自己的心清零,放低心态,放空心态。
3
“世路难行”是庄子这篇《人间世》的结论,它并非指世路不可行。
人生要自己善处,守本分,在什么立场做什么事,处什么态度。
一个人从生下来的那一刻起,就注定要经受命运的考验。
曲折磨难、顺畅欢乐都是命运。
不要因为命运的怪诞而俯首听命于它,任凭它的摆布。
等你年老的时候,回首往事,就会发觉,上帝只能掌握你命运的一半,大多数生命的轨迹与奇迹都是可以自我掌控的。
因此:世路难行仍要行。
一头野猪,从一出生就被关在一个山洞里喂养。
它的妈妈十分宠爱它,平常舍不得放它出去锻炼。
直到野猪长大了,牙齿长得又长又尖,它妈妈才放它出山洞,让它去自谋生路。
因而这头野猪直到出山洞时,还不知道别的动物是什么长相,又都有些什么本事。
这只刚出道的野猪,刚开始碰到的恰好都是些力气比它小的动物。
小动物成了野猪的“手下败将”,野猪为此洋洋得意,
它认为这世上所有的动物都不如它。
隔了几天,这只野猪碰见了一只狼,它扑上去就把狼咬死了。
野猪更加得意、更加自信,行为也就更加放肆。
一天,这只野猪正在森林里“散步”,一头大象走了过来。
野猪自言自语地说:“这家伙个头儿真大,但看样子并不灵活,我要在它面前显示一下我的力量,征服它,让它以后听从我的指挥。”
野猪毫不犹豫地朝大象冲了过去。
大象毫不惊慌,它伸出长长的鼻子把野猪卷了起来,高高举起,然后狠狠地摔到地上,几脚就把这只狂妄自大的野猪踩死了。
做人处世要时刻谨记世事的艰难,同时还要注意步步留心,切不可在现实里莽莽撞撞没有章法。
4
做人当如水,游刃有余。
做人当放低心态,放空心态。
做人还需时刻谨记世事的艰难,步步留心。
做人的最高境界是,不受外界环境影响,永远保持一颗光明磊落、纯洁质朴的心。
与道家的人生至境“见素抱朴”,不谋而合。
如何做人,需要我们去探索和思考。
而道家的智慧给了我们走捷径的机会。
愿每个人都可以从道家的智慧中,有所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