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顺,肃中堂,咸丰一朝的军机首辅,深得帝的信任和重用,算的上权倾朝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帝去世前被任命为八大顾命大臣之一,其余七人唯其马首是瞻。其实,皇帝年幼仅6岁,圣母皇太后慈安宽厚无断,慈禧有心无力,内外断绝。曾国藩、左中堂皆赖其提拔、支持,时下连克洪杨,兵威正胜。唯恭亲王奕訢可为敌手,但天时地利皆相差甚远。然帝逝不足百日,为慈禧和恭亲王内外合应,一举乘擒,头颅白付,热血徒流,还惹得身后一片骂名,累及妻儿。
翻书细看,取死之道早存矣。
第一,树敌而不断。帝在世时,肃顺就已将慈禧视为敌手。曾进言,鉴内宫揽权乱政。敌对之态已明,回还难矣。其时,肃顺帝宠正甚,言听计从,且慈禧已失帝心,虽致死难,但谅去其羽翼,废其气候仍是可为。然高高拿起,轻轻放下,有始无终,有力无心。同理,将恭亲王视为第一大敌,打压可谓尽心竭力,也成效显著,至亲贤能而不入顾命,几胜券在矣。然恭亲王有势有能,虽几次落败,然不倒,肃顺占尽先手而不可除。如此大敌,不拢不控不察不行,胜而不忧,轻而不省。
第二,放虎而不察。帝在世时,阻止其与恭亲王见面是完全正确的。但帝逝之后,还阻止恭亲王哭拜梓宫则是办不到的。且恭亲王虽未入顾命,又失先手,但羽翼仍在,且声誉正隆。如此大敌,当以猛虎视之,虽不能除,仍需缚铁链以控之,且未尝无法除之。然一错阻其来而未成,二错任其与两宫私会而不阻,三错放其回京而得筹谋,四错对恭亲王联络清译元老无知无查,五错董氏上书动议去顾命请垂帘,反肃之行之势已露端倪,然虽行雷霆手段但未及要害,且未重视,六错胜保之行耀兵扬威,无故而不去,已尽图穷匕见,仍视之不见,七错树敌无数而不防之,病矣。
第三,亲信无数而无近人。醇亲王奉旨拿人之时,一忧周边大军尽为肃顺统领,二忧与谋恐为肃顺党羽,三忧肃顺养得二三死士,四忧其趁乱走脱。然实际行之,兵在外而内空,内帷之将虽为肃保荐但非嫡系,近侍坐更皆为路人,虽醇王庸碌所为多隙然不乘,有勇无脑。
第四,失大义而丧人心。一是御前张扬,视帝后如无物,穷行恶像,至幼帝惊吓遗溺,大义失而恶像尽入人心。二是凭圣恩重典而自得,违潜规,伤众利,虽为公心但众恶矣。三是护梓宫而携美妾,不忠不孝之行尽显,亲疏不齿。其余肆意妄为,无人自大之行众矣,人心尽失岂在朝暮。
如此四点取死足矣,不再赘言。纠其根源,胜而不警,自喜而盲,党而不亲,盖全矣。当年众人已长逝,唯愿今人以为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