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的时候同学,两位女生分享自己的经历,一位漂亮,要强能干,雷厉风行,,一位温柔秀美,坚韧善良,温和孝顺。
前者,希望能够遇到能干可以依靠的男性伴侣,后者为了照顾生病的老人,而放弃了属于自己的事业,遇到了难以承受的婚姻里的孤独。
两位女性,一个有足够的能力立于世间,却心心念念要去找一个能干的男人来依靠,努力要做一个有女人味的小女人;一个游历海外后千里奔赴强势能干的老公,却主动放下工作代替婆婆和小姑子去伺候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公公,以此为回报老公的疼爱。
当然她们各自也都有自己的救赎路径,也沿着自己的路线探索和修复自身。
但我却感觉到越来越愤怒,认为是传统文化的观念束缚了女性对自我的认知。换个角度说,如果这两个女生是男生,大概率不会有这种困扰,前者身边应该有无数女生,如果想安定就可以安定。后者也不会因为照顾对方的老人而牺牲了自己的事业发展和身体健康。
这种奉献、牺牲、照顾和自我怀疑,仿佛根植在很多的女性身上。社会也宣扬赞美这种品质,在我看来,这是对女性的剥削和压迫。就像当年的贞洁牌坊,给了女性道德荣誉,而以牺牲生命的基本权益为代价。看似给了女性崇高的地位,却把人物化成贞洁的象征,传宗接代的工具。
这种强调奉献的精神也普遍存在于儒家文化盛行的东北亚地区。这种社会观念,压抑了女性做自己的信心,似乎只有获得男性认同和爱,女性才能够完整。这种观念也压抑了女性的能力,明明是可以做事业,但是却一定要获得男性认同,明明是公司里有能力的总经理助理,却要主动放弃而去照顾失智的公公。
两位女性似乎都主动去放弃自身的一部分能力,削足适履,努力去适应传统道德观念的要求,这种认知上的局限,不仅仅禁锢了她们的思想,也束缚了作为个体成长的空间,甚至是基本的自我健康。
我的愤怒,是替她们觉得不值得,在我看来她们那么美好,拥有的能力可以创造无限可能,却为了一个男人而自我怀疑,甚至压抑自己,伤害到自己。
我气的胸口疼,但我回头问问自己,为什么这么生气呢?记得看曾琪峰老师的视频里说,愤怒是全能自恋受损,对外界失去控制力时的自我保护。我是否在她们身上投射了自己呢?这个问题还没有答案。但我知道,自己有这样一个母亲,能干乐观聪明,却花费了一生去围着他人生活,一个更自私自我的男性和两个孩子,她要强,她能干,但是她抱怨,她委屈,她不满,她一生纠缠,她外面独立强势,但内里却始终要依附在某个其他人身上,尽管她依附的那个人并不可靠,也未必强大,但她一边抱怨着不可靠,一边照顾着,一边依附着。。。,这个部分让我格外的难受。
有的女性有独立的经济能力,有很高的学历,要强能干,但精神上却没有独立站起来,明明可以在风中奔跑,却仿佛生了软骨病一样,要靠一根拐杖走路。每当我看到这样的女性,就会心疼和惋惜,会想到我的母亲,也想到自己走过的道路。也真心的希望90后00后这一代可以跟我们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