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陈寅恪《柳传》四六〇——杭州(十六)、2025-03-03

侵删
侵删
侵删

(4)翻译:典故:①胡引:冯祭酒;冯梦祯(1548年-1606年),字开之、具区,晚号真实居士,浙江秀水(今嘉兴)人。中国明代诗人、佛教居士。

②胡引,彴,独木桥。唐徐坚等《初学记》:独木之桥曰榷,亦曰彴。

③胡引:瀁,形容水广大无边。

牧斋诗意:1、2句,独木桥随着河建在斜径上,寒梅偏偏占据了僧人的房舍。3、4句,因为爱慕冯先生的风流,不怕(访梅)的路远且偏僻。5、6句,繁花绕着树木,紧紧包围着小阁子,在船上回头看,如玉似雪荡漾在晴川细沙上。7、8句,(我)如沉浸在罗浮梦里的道士,正在回忆画上的仙女。

河东君诗意:1、2句,乡愁春思交叉而来,叫人观看梅花时候如何不想家。3、4句,折花赠人是因为梅花的美好,低头徘徊大概是伫立于微寒之中太久了吧?5、6句,穿过帘子看每一个亭子里的雪,象无边无际的月光流过细细的白沙。7、8句,(我)面向这个地方,当作阁道,和你坐卧之时,都能领略到(梅)的芳华。

2、《东山酬和集 二》牧斋第二首。

(1)诗曰:《东山酬和集二》牧翁《二月九日再过永兴看梅,梅花烂发,彷佛有怀。适仲芳以画册索题,遂作短歌,书于纸尾》(寅恪案:《初学集一八东山诗集一》“仲芳”上有“吾家”二字)云:

西溪梅花千万树,低亚凝香塞行路。永兴两树最绰约,素艳孤荣自相顾。飘黄拂绿傍香楼,春寒日暮含清愁。依然翠袖修林里,遥忆美人溪水头。徙倚沉吟正愁绝,见君画册思飘瞥①。开怀落落生云山,触眼纷纷缀香雪。羨君画高神亦闲,趣在苍茫近远间。仲圭残墨泼武水②,子久粉本留虞山③。我将梅花比君画,月地云阶吐光怪。乞君挥洒墨汁余,向我萧闲草堂挂。草堂深柳净无尘,淡墨疏窗会赏真④。还将玉雪横斜意,举似凌风却月人⑤。

(2)先生笺释无柳诗:寅恪案:仲芳者,钱棻之字。光绪修《嘉善县志二二(参光绪修《嘉兴府志五五钱棻传》)略云:钱棻字仲芳,崇祯十五年经魁。构园曰萧林,种梅百本。晚岁键户谢客,著书大滌山,赋诗作画。年七十八卒。

牧斋此诗以花比人,辞语精妙,自不待言,而“遥忆美人溪水头”乃一篇之主旨也。至其结语云:“乞君挥洒墨汁余,向我萧闲草堂挂。草堂深柳净无尘,淡墨疏窗会赏真。还将玉雪横斜意,举似凌风却月人。”其欲贮河东君于金屋之意情见乎辞矣。牧斋此诗后未载河东君和章,盖河东君此时已不作长句古诗。其所以如此之故,今未敢妄测,然必不可以朱竹垞之论程松圆者论河东君,则可断言也。(见《明诗综六五程嘉燧》条。)

(3)河东君与梅花诗之关联:更有可论者,光绪修《常昭合志稿四四艺文 闺秀遗著》云:“河东君《诗文集》十二卷。《梅花集句》三卷。柳隐,钱受之副室。”河东君《文集》十二卷未见,不知内容如何,但据从胡文楷君处钞得之三卷本《梅花集句》题云:“我闻室梅花集句。河东柳是如是氏集。”今检《列朝诗集 闰伍 集句诗类》载《童琥小传》云:“琥字廷瑞,兰溪人,有《草窗梅花集句》三卷,凡三百有十首。”牧斋选廷瑞《梅花集句诗》共六首,取三卷之钞本(胡案:指河东君《梅花集句》胡文楷抄本)校之,则牧斋所选者悉在其中,惟有数字不同耳,由此言之,可证所谓河东君集本实廷瑞所集,至何以误为出自河东君,则殊难考知。但检《初学集一三试掸诗集》有《戏书梅花集句诗》(胡引:褐衣那得缀天吴,折铁精镠共一垆。要与梅花添火伴,差排何逊配林逋。)七绝一首题下自注云:“本朝沈行童琥集,各三百余首。”牧斋此诗作于崇祯十一年,可证牧斋在河东君未访半野堂前家中早已藏有廷瑞集句,河东君既归牧斋之后,曾手钞其本,或题署书名,或加钤图记,后人不察,遂误认为河东君所集耶?方志记载错误,因恐辗转传讹,特附订正之于此。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