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魔幻家族的百年,从孤独中来,又在孤独中死去,当飓风抹去羊皮卷上的所有密码,在世人的记忆里,一切都不会在这个大地上出现第二次。
魔幻的手法和平静的表述,我无法想象,见证一个家族的百年历史,可以这么快,一个家族的轮回,竟然在某些时刻如此惊人地相似,像是逃不过的宿命论一样。
一个家族的觉醒,绝对不是因为血脉延续就可以形成的,必须有一代是风口浪尖的开创者,那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开始。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是一个富于进取心的男人,是开创者和引领者。他看到吉普赛人带来的新玩意儿,总能生发出很多的创意,开始自己的研究,他带着人们在马孔多创造了一个新世界,就在一开始选择冒险的时候,即使所有人都迷失方向,他总可以告诉别人:不要紧。他始终拿着罗盘,带着队伍走向看不见的北方,直到走出这着了魔的土地。他教人们如何生存,并把马孔多打造成最勤勉有序的典范。
他的妻子,乌尔苏拉,身材娇小却活力充沛,她的勤劳一点都不比丈夫逊色,严肃不苟,是个意志坚定的女人。各自的优秀,在相处的过程中,从来都是有矛盾的。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沉迷于研究,就会对家庭不管不问,这让乌尔苏拉十分抓狂,直到有一天,他们彼此说破,布恩迪亚才意识到孩子们的存在,他凝视着孩子们,直到双眼湿润,又擦干眼泪,长叹一声,接受了现实,从此将最宝贵的时间留给了孩子,而这给孩子们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就像当初他们俩真正在一起的时候,默认的决定一样:你得为以后的事负责。
当然,时间足够,一切会有所改变,而当时间的长度足够,一切又会在某些时候恢复原貌。
宿命论的轮回就像家族孩子的名字一样,重重叠叠,很多时候让你分不清到底是到了第几代,他们之间又是什么关系,是符合伦理的,还是乱了伦理的,所以,你总是要对照着族谱关系图,好好理理。
乌尔苏拉是这个家族里最长寿的了,最后也是自然老死的,大概活了115岁左右。在书中,她的忏悔是非常深刻的,她看透了人生,但又好像没有真正参悟。她的一生都像战士一样活着,到了家族第四代,她猛然发现,这一代的孩子竟然集中了家族男人的缺点,却没有继承任何美德。在培养第二代何塞•阿尔卡蒂奥的时候,她回顾家中的大小事情,突然又领悟自己原来的看法是不是都有偏差,看起来不好的事情其实是一种好的征兆,原来的铁石心肠才是真正的温柔,被讨厌的勇气,才是自己希望后代拥有的美好品质,而家族里竟然没有一个人继承她的坚毅与活力… …乌尔苏拉那段忏悔的过程是十分深刻的,她教给你的忏悔的力量,而忏悔后的领悟又是另一回事。
魔幻的世界里,对人性的描写依然是现实的,趋利避害,更容易走向舒适,而不是反人性。比如奥雷里亚诺第二和费尔南达的结合,费尔南达的女王气,是和这个家族不相容的,虽然你也说不出他们家族真正的文化传统是什么。而佩特拉•斯科特作为奥雷里亚诺第二的情人,却带给了他人性中需要的舒适度。最后才会上演一幕情人的丈夫,妻子的情人这样的真实闹剧。奥雷里亚诺第二几乎不在家里吃饭,却还要维系这表面工作,但这些表面的假象已经瞒不过任何人了,结果这个女王气的费尔南达也真是个没脑子的,竟然在白天把丈夫的衣物送到斯科特家里,好让迷途的丈夫羞愧难当,低头回归正道。事实再次证明他一点也不了解他的丈夫,最后阴差阳错地成全了奥雷里亚诺第二和斯科特的结合。有人傻,就有人聪明,因为她懂人性。那个女人就是出现在大胃王比赛中,以“母象”的美名享誉全国的卡米拉•萨迦丝•杜梅。如果按照实力,她和奥雷里亚诺第二,应该是不分上下,她清楚地知道奥雷里亚诺第二不会输在胃上,而是会输在性格上,最终的结果跟她想的一模一样,所以历史上那些喜怒不形于色的人,才是高手,才是可以互相博弈的对手。
到了家族第六代,才真正出现因为爱情结合的两个人,虽然伦理上依然乱的,那就是阿玛兰坦•乌尔苏拉和奥雷里亚诺。奥雷里亚诺执著于揭开羊皮卷上的密码,并深陷其中,直到遇见了阿玛兰坦才坠入爱河。最后两个人的结合还是逃脱不了宿命,生出了一个长着猪尾巴的孩子。奥雷里亚诺的领悟是在最痛的时候产生的,而他穷其一生要解开的羊皮卷密码也在同一时刻揭晓答案。在和阿玛兰坦生活的时候,他意识到,在现实中,他的语言天赋,百科全书般的博学以及罕见的某些能力,竟然一文不值,在现实里生活得勉强。当阿玛兰坦因为生孩子大出血而死,她最后的乐观和不想死的坚强也无济于事,奥雷里亚诺在无限悲痛中找不到真正的朋友陪他度过难关,最后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刚出生的孩子被蚂蚁吃掉,而当他破译羊皮卷的密码时,来不及看到自己的命运,这一切都要终结了,就像魔幻的故事一样,消亡,醒来。
我相信这部被称为伟大的作品,带我们看的是另一个宇宙,同样也是现实。这个叫做马尔克斯的作者,仿佛在谈宿命论,而又告诉我们,宿命不是真正的宿命,它在领悟以后是可以在很多个瞬间可以有所作为的。家族的轮回,从孤独中来,又从孤独中死去,生命中的繁华会有幻灭,也许孤独才是生命的底色。时间的长度足够,生活的经历都是真实的,有的人生活,有的人活过,有的人活着,你所经历的,还能记得什么?又该如何铭记?显然,应该跟这本书一样,没法三言两语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