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了,人们纷纷熄灯进入了梦乡。月亮的光芒有些晕眩,变得昏暗了,看来月亮也累了,晚风便招来一云被为月亮披上。
人间的灯火一个个地熄掉了,月亮也疲惫地睡了过去,大地昏暗一片。但在漫无边际的黑暗中,有一个房间的灯还在亮着。
昏黄的灯光下,是一个看起来30出头的妇女,在妇女前面的是一架老式缝纫机,妇女的旁边还放置着一堆衣服,应该是她要缝补的衣服。看得出来,那些衣服是她的孩子穿的。
“哎呀!阿红,这么晚了,你怎么还不睡呀?明天起早我们还要干活哩!”一位健壮的男子走到了门口处,声音带着疼惜和责备。
“再过几天,就要开学了,而我和你也要进城打工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去之前,帮孩子们缝补一下衣服,多缝几针,让孩子们的衣服更结实一点。不然以他们顽皮贪玩的性子,出去玩一趟,衣服可能就裂开了。”
“我们不是给每个孩子都买了一件新衣服嘛?”
“老李,你难道想让你的孩子每天都穿同一件衣服吗?”妇女反驳道。
每年的开学季,老李与他的老婆阿红都会给孩子们买新衣服,当作是给孩子们的开学礼物,因为家里的经济有限,只能给每个孩子买一件。
一件衣服缝好了,那位慈祥的母亲对着灯光上看下看左看右看,仔仔细细地检查,又用力地扯了一下,确定衣服结实了,才放心地把衣服放下。衣服放下后,又拿起了另一件衣服继续缝,这件衣服有个洞,这位母亲看到了。
孩子的父亲老李亦看到了,便说道:“这件衣服扔了吧,孩子的自尊心可强了,他不会穿这么个破洞衣服的。”
孩子的母亲阿红从抽屉里拿出了一块与破洞大小合适的碎布,放在破洞处缝了起来,说道:“这件衣服是让孩子在家穿的,干一些粗活或脏活的时候可以穿,就不怕把好的衣服弄坏弄脏了。”
老李望着那堆孩子们的旧衣服,想如果能多赚点钱就好了,就可以给孩子们多买件衣服了,只可惜自己干的都是一些体力活,干不了几个大钱。
穷人家孩子的衣服缝缝补补又穿上,一年下来也没能买几件新衣服。
夜渐深,老李打着哈欠,眼睛越来越困倦了,他的媳妇劝他回去睡觉。老李不忍心撇下媳妇,一个人回去睡觉,便拿起针线也缝补起衣服来。这些年,眼睛的视力真的是越发的下降了,穿根针要穿了半天,老李感叹道。
孩子们的呼噜声打得响亮,睡得应是挺香甜的。而缝纫机的“哒哒哒……哒哒哒……”声还在响着,仿佛一首摇篮曲,伴着孩子们如梦,编织美丽的梦境。
老梁一家有四个孩子,有三个女儿,一个儿子,儿子的年纪最小,今年才正式上小学,而其他的三个女儿,一个已经上了初二,另外两个分别是三年级和五年级的学生。
过两天就是开学的日子了,而老李和媳妇阿红明天就要走了,背着行囊踏上打工的路途,去城里面打工。去城里打工就能赚够孩子们一年的学费和生活费了,只是离村子太远了,但那是无可奈何的选择。
老李和媳妇阿红去打工前,总会变得唠唠叨叨的,有些事不唠叨的话,他们总放心不下,因为孩子们还未长大,还不能完全照顾好自己。天凉的时候要记得多穿点衣服,莫要着凉,着凉可不好;要多买点肉吃,你们还在长身体呢;记得常带伞,因为老天爷经常阴晴不定的,随时备伞,方能不被雨林;照顾好田里的庄稼和地理的蔬菜,那是我们一家人吃的粮食;要好好学习,老师布置的作业要记得按时完成;大的要照顾好小的,小的要尊敬大的,莫要互相打骂……唠叨完后,爸妈依然放心不下,就把唠叨的话写在了一张纸上,生怕孩子们会忘记。
天微亮,老李与媳妇阿红悄悄地起床了,背上行李,准备走出房门时,熟睡中的孩子轻轻地呼唤着“爸爸!妈妈!”两人顿住了,回转过身来,望了一眼孩子们,孩子们没有醒,还在熟睡着,安心转身时,眼角早已湿润。
老李与媳妇到了城里后,便打了一个电话回家,询问一下家里的情况,那边却传来了小儿子的哭闹声,抱怨今年爸妈不带上他。
以前,因为儿子还小,放心不下,因而去打工时总会把带上,但儿子已到了上学的年龄了,不能再带着他了。
老李与媳妇宽慰了儿子几句,叮嘱儿女们好好吃饭,好好学习,便挂断了电话,心里却一阵纠疼。
老李的工友递给了老李一根烟,老李摆手拒绝,老友问他为啥不抽了,要知道老李曾是一个烟枪,无烟不欢哪!
老李笑着回答道:“烟这个东西抽多了对身体不好,戒掉了烟,就能把买烟的钱省下来,给孩子们寄的生活费就会多一点。”
天黑了,一天的工终于干完了,老李和媳妇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了宿舍。阿红把上顿还未吃完的菜热了一下,还做了一道清汤,做完后,唤老李过来吃饭。
夫妇两人坐在桌前吃饭,心里想着留在家里的儿女们,今天他们会吃什么菜呢?有没有好好吃饭?打个电话回去问一下吧。
“吃饭了吗?”
“今晚,你们吃什么菜啊?”
“一碟青菜,煎了几个鸡蛋。”
“下次买几斤猪肉,多吃点肉,不要太省了,你们还在长身体呢!钱不够的话,我们会寄钱回来的。”
“嗯!爸妈您们什么时候回来啊?弟弟这几天老是吵着闹着想见您们。”
“我们的工作再过几天就能全部完工了,完工拿到钱后我们就会回来的。”
老李收拾行李与媳妇搭上了回家的车,终于可以回家了,可以与孩子们团聚了。
而他们的几个孩子听说父母在这一天回来,早已在路口等着了。等了五六个小时后,不远处爸妈的身影终于出现了,孩子们开心的跑过去,抢着帮爸爸妈妈拿行李。
“爸妈,我们一起回家吧!”
“好……我们回家。”
一家人牵着彼此的手,往家的方向走去,身后留下了一串绵长的脚印,在夕阳的余晖中散发着暖色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