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善任人欺。我信,无论是在过去,现在,未来,没有菱角的善良都是不可取的。
在《复盘成长》书中说到:想每天成长1%,你就要把傲气用在提升自身水平之上。
其实,我的人生一直都是顺其自然,从未主动去争取过。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总是抱着任其发展的状态,至此活到三十有+的人感觉人生还没开窍,甚至天真幻想,若有一懂我的人,必将万倍珍惜。
这些天一直纠结是否能得到,曾无数次想得到。今天才平缓过来,得到又能解决多少问题呢,得不到依旧夹缝生长。
今晚,突然减少了这个念头,不再苦苦纠结,瞬间有了种开朗的感觉。这么多年了,一直如此,那又如何呢……是考验穷则变,变则通的时候吗?
想起有种说法,变换并不能改变什么,要提升的是个人核心能力,如不抓住核心能力,再怎么变换也是改变不了。
聊聊瞎忙的四种表现,从早忙到晚,加班加点,却没什么进步,总有瞎忙的感觉。
第一,不懂得优先排序。
这个问题其实讲过不少次了,每天睁开眼就是一堆事,好像所有事都要马上去办,很着急,但如果不把其中重要的事、自己的事排在前列,很可能导致你浪费时间在鸡毛蒜皮上。
第二、别人的事比自己的更重要
很多人都会犯这个错误,觉得别人的事似乎更重要,要排在自己的事情之前,于是一整天都在忙着帮别人解决问题,把自己的事情放在后面。
于是,到很累了,没精神了,才开始处理自己的事,往往效率低,完不成。当回到家里,想要给自己充充电,做做规划或者敷个面膜,好好睡一觉,但是——
因为你白天总在忙别人的事,现在有一点私人时间了,你不由自主的想要弥补自己,你拿出手机,报复性的(又充满快感的)追剧、刷短视频,去做一些你理性上告诉自己不该做,但感性上你就是不甘心的事。
第三,管理不好自己的精神和体力
我们每天的精神和体力都是有限的,它们就像我们要花出去的钱一样,要把不同的金额,投入到轻重不同的事情上,才能够有最大的回报。
但往往我们不懂得如何规划,胡乱投资,把多数钱投在了并不重要的事情上,比如精神体力最好的时候,去做一些价值不高、纯粹重复机械劳动的事情,回报率就很低,也没成就感。
等真正需要高度专注力、大量脑力工作时,精力却快要见底了,于是就开始拖延、效率低下。
更别说每天都没什么重点,胡乱就过了一天又一天。
第四,每天杂念太多,无法专心
这已经是现代人的一种通病了,容易分心。比如工作时,电脑上的聊天框不时的闪动,手机上还有未读的消息,导致你大脑里每几秒钟都有新事情进来,每一分钟都有三四件事“悬着”,这就容易分心。
而且,悬念太多,会占到大脑的思考频宽。频宽过窄的话,就容易卡在某个点上面,让你效率变低。
这是现在很多人普遍存在的状况。那要如何一一解决呢?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把握好自己能掌握的时间:早晨和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