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岁是孩子自我主张的萌芽阶段,也是独立性启蒙的关键时期。
那么,我们该怎么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呢?
第一,区分依赖的本质。
当孩子让你替他做事情时,不能一概而论,需要区分这是事情的依赖,还是关系的依赖。
如果是事情的依赖,你可以温柔而坚定地让他自己做。
如果发生在你们争吵之后,那很有可能是孩子关系的依赖,他在撒娇,在试探你是否依然爱他,此时你就该认真回应,接纳他的情绪,给他一个拥抱,表示你们依然很亲近。
第二,接纳情绪,表扬能力。
针对第一条中的关系依赖,进一步要怎么做呢?
接纳孩子的情绪之后,表扬孩子的能力,例如“我知道宝宝会自己做了”,以鼓励孩子自己做好。
如果孩子态度坚决,就是不肯自己做,家长可以说“好的好的,这次我帮你,下次就要你自己做了”
第三,常问孩子选择题。
在一些简单的事情上,多让孩子做选择,例如选择穿哪件衣服。这让孩子感受到了尊重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当然,很多时候,孩子会想到第三个答案,此时如果孩子能够说出自己的理由,那就可以满足他。
第四,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这么做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很厉害。
为了更有仪式感,可以召开一个家庭会议,给家里每个人分配一份家务工作。这样,孩子会觉得自己也是小大人了,分配给自己的事情,我可以、我乐意去完成。
第五,先让孩子自己试试。
当孩子向你求助一些事情时,不要第一时间插手帮忙,可以说“请你先试试自己做”,在孩子自己做的过程中,你可以给一些小提示。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耐心,思考问题的能力,从而让他更自信,更独立。
第六,和孩子玩关于独立的情商游戏。
这个游戏有一个独立口令:“谢谢,我可以自己做。”
把孩子会自己做的事情当做道具,比如拿出一个碗,“宝宝,妈妈想喂你吃饭”,这时候让孩子说出独立口令“谢谢,我可以自己做”,然后孩子自己做出吃饭的动作。
这样可以培养、增强孩子的独立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