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课堂终于在不情不愿中又一次告一段落。孩子们,盼望着与你们相见,然而再见面,我将拿什么给你们,我的孩子?
曾经有人说过“因为淋过雨,所以想给别人撑把伞”。作为老师的我更有这种为学生撑伞的想法,总想给你们指引一条径直走向成功的路。可是总也躲不过路旁那不同精彩的吸引。想为你撑伞,却不曾想淋雨是你在享受这一刻的选择,为你遮着雨的我——你不敢拒绝,这给你带来的却是无尽的烦恼。
我希望你成才,但我更希望你快乐,这听起来并不矛盾,可在这两者之间又有着怎样的不可调和,两者之间又有着怎样不可逾越的界限,也许只有在老师身上才能体会更深刻一些吧。
见面时那种久别重逢的欢喜,那种满怀期望的见面场景都一一呈现,然而这一切都被终结在上课铃声响起的那一刻。走进课堂看到的是满面笑容,听到的是互相嘻嘻的交流。这是多么融洽的时刻,可是这里却是课堂,有着太多的束缚,我也曾幻想着当你们在这里兴奋地嚷嚷时,可以陪你们一起欢腾,然而却不能。我见过变脸最快的不是娃娃的脸,而是老师在教室门内外的脸。这不算什么,因为老师就是有这种特有的本事。
一个月的网课成功地将原来的纪律来了个华丽大变身。眼下当务之急是收心重整纪律及针对线上课堂的查漏补缺。和颜悦色在这种场景下效果很明显不奏效,那么板起的严肃面孔也许就是我要送给你的第一样东西——我的孩子。老师希望你明白这是为什么,这个东西真的没有微笑让你那么舒心,但正是这,你也许才会明白课堂就是课堂,你无视课堂纪律时,板起的面孔只是最基本的警告;你维护课堂纪律时,微笑才会与之相伴。
网课的效果是对自律孩子明目张胆的偏爱,给无法约束自己的孩子带来的就是无尽的烦恼。知识的学习靠的是点滴的积累,不是靠的恶补。孩子,如果网课你是自律的状态,我带给你的将是如水到渠成般的轻松,如果……那将会是一番别有风味的折磨。
从检查作业入手:作业有完成、有改正的孩子,恭喜你,不管走到哪里你都能够从容面对成长中的任何诱惑,因为你是一个心中有目标、脚下有行动自律达人;老师布置了我就完成作业的孩子,谢谢你呵,给了老师拿“鞭子”的机会;“作业是啥,我不知道呀”,这些孩子呀,老师非常诚恳地邀请你到办公室,因为我受伤的心需要你的治疗——需要你的态度,更需要你的行动,这也许会给你带来烦恼。但是,老师的这把伞该撑还是要撑的,不然淋湿的衣服还是得要人洗的,不小心感冒了,就更麻烦了,这除了你受罪,家人也跟着担心。
作业的呈现给孩子的学习态度分了层、着了色,而质量才是验证学习成效最根本的底色。我根据近段时间学习的知识点做了个小测。最终的小测结果真的是意料之中呀!这给“查漏补缺”找准了要补的对象,这不是某个知识点,而是某部分孩子,而这些孩子是需要以补天的信念来对待的。这从中不仅仅反射出来孩子的自律欠缺,更折射出了家庭教育的问题。诚心对待每一名孩子,理性看待其家庭教育,不急不躁,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孩子,我希望你成才,更希望你快乐,但是,请原谅老师,因为老师有时可能让你做的是你认为并不快乐的事。而这恰恰是老师职责所在。孩子请原谅老师,我正在修行,正在修炼一种既能让你们快乐又能让你们成才的秘笈,只是火候还不到,请耐心等候……
孩子我能给你的就是我的尽职,我的担当,我的真诚,我的耐心……尽管有时它会令你感到烦恼,请别这么认为,因为这是我能给你的最好的东西。
杨灵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