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嘉靖年间 ,牟平城西建有一座“二喜亭”。此亭为时任宁海知州李光先为纪念其祈雨、祈晴应验而命名。“二喜亭”建立后,社会贤达、文人墨客纷纷赋诗序记,成为当时牟平文坛、政界一件盛事。这些文字记录了当年发生在牟平境内一段自然灾害史实,也给后人留下了弥足珍贵的佐证。
嘉靖焦希程版《宁海州志》记载,“二喜亭在州西郭外路北,东西广九丈,西墙南北长十三丈,东墙南北长八丈,旧总铺也。”总铺,即军巡铺,担负防火防盗职责,类似于现在的巡警组织。嘉靖二十五年(1546),李光先履职宁海知州后,为加强社会治安管理,遂将总铺移至于城里,把总铺旧址辟为迎来送往的馆驿。
建国以前,牟平大地自然灾害频发,其中以旱灾和水灾为患。旱灾方面,仅“自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至民国22年(1933),在这100余年中 ,小旱年年有,大旱就达10次。因民间抗旱能力差,官府又不关心百姓疾苦,旱必成灾。”(1936年版《牟平县志》)清康熙四十三年甲申(1704),久旱大饥,“千里如焚”,“饿莩载道”,甚至出现“卖妻瘗子啖人肉”的惨状。(清李永绍《甲申叹》)水灾方面,“明崇祯四年(1631)至民国34年(1945),300余年中较大水灾发生过12次,重者河水横溢,房倒屋塌,作物绝产,灾民流落失所;轻者水过成灾,百姓啼饥。”(1991版《牟平县志》)
嘉靖二十五年(1546),山西代州人李光先到任宁海知州。第二年春天到夏天就遭遇历史罕见的旱灾。牟平久旱无雨,灾情严重,境内“上下忧惶”。知州李光先按照惯例率领州内大小官员、乡绅名流浩浩荡荡赶赴城西驿馆祈雨。一番繁文缛节的祈天祷神仪式,三天后,天气骤变,大雨如注,一会功夫雨水就没过脚踝。很快,旱情彻底解除。也许是老天爷故意开了玩笑,春夏的旱灾过去,到了秋天七八月间又遇涝灾。霪雨连绵,数日不见晴天,浩渺弥望,山溪泛滥,城阤桥坠,百姓悲号之声不绝于耳。李知州如法炮制,又一次率领一干人等到城西驿馆祈祷天晴雨霁。果然奏效,三天后,雨过天晴,秋高气爽,水落禾起,溪干旅至,百姓额手相庆。李光先带领属下视察灾情,途中在驿馆小憩。他兴致很好,环顾左右,开心地说:“前番在这里祈雨如愿,是一喜。这次又在这里祈祷天晴应验,是二喜。这二喜心愿是在这里达成,是天佑神助,皇恩浩荡。小子不敢贪天宫。总铺搬迁到城里之后,此处一直没有名号,就把这亭子叫做‘二喜亭’吧。”大家应声附和。随后,李光先又吩咐同知夏仲、节判刘邦定等人撰文记下这一盛事。
知州大人发了话,众幕僚欣然命笔,溢美之文翩然而来。李光先还亲自撰文答谢众人。今天,我们看到,仅收录在嘉靖焦版《宁海州志》的记文、诗词就达30多首(篇)。洋洋洒洒,礼赞有加。这些颂文的部分诗作还被清代书法家宫卜万收录在《牟平遗香集》里。
李光先的“二喜”纯属巧合,在科学发达的今天多少有点滑稽可笑,天雨天霁是自然现象。命名“二喜亭”,也带些歌功颂德“形象工程”意味。至于成篇累牍的诸家贺二喜亭诗不伦不类出现在嘉靖版《宁海州志》里,也很好理解。因为这版《宁海州志》就是在李光先担任知州时主持,由焦希程编修的。李光先主政牟平,宦绩乏陈,只有“二喜亭”诗文和焦版《宁海州志》证明他曾经来过。
时序更迭,“二喜亭”已经早已湮灭在岁月沧桑里,甚至,现今的牟平人根本不知道它曾经存在过。所幸的是,千年的文字会说话,透过这些收录在各种地方史志文集的华丽文字缝隙,今天我们依然能了解曾经发生在牟平大地上的深重灾难,能清晰看到牟平百姓蒙受的生灵涂炭。
如果仅仅出于这点来说,我们还要感谢和敬畏那些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