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拆书法公式
RIA = Reading(碎片阅读) + Interpretation(讲解引导) + Appropriation(拆为己用)
拆书公式中最重要的元素是A = A1(关联经验) + A2(转化应用) + A3(以教为学)
2、拆书法案例
(1) R
拆书法反对片面追求“干货”。我们发现,热衷于收藏干货得人,喜欢转发鸡汤的人,以及每天发坚持打卡背单词的人,往往是同一类人:对成长有压力,对学习有焦虑,却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样的学习,只好用干货和鸡汤以及不解决实际问题的努力来自我抚慰。
如果核心知识是干货,案例就是典型的“湿货”。如果拆书家不能将干货转化为精彩案例,怎么办?方法有两种:第一,书中有案例。拆书家应该把原书案例意译为更适合当前学习者的案例。第二,学习者的经验(经过反思)是最好的案例。
(2) I
学校里的学习经常教我们概括段意,拎出重点,这个方法更适合需要背诵和考试的场景,但是对于职场学习却会显得很空,难以落地。就像随便搜一搜沟通的五大步骤、销售的十大技巧,都会有一堆方法论,但是拿到自己公司却总感觉用不上,这里就缺乏一个从“干货方法”到“实际落地”之间的桥梁。
而这个桥梁就是案例。例子是对观点、干货的具体化演绎,能帮人看清楚方法变成行动的丰富样态,便于对方法的理解。同时,案例也像榜样,给了人一个锚点,知道自己的行动该大概如何规划,实在不行,甚至可以照抄案例的做法。
(3) A
A1:我一直迷恋“得到”,在上面买了很多课,越来越发现,根本学不完,即使能学完也掌握不住。这个原因就在于,得到更多提供的是干货,是压缩饼干,虽然可以充饥,但是却不能健体。所以,从今年我也开始转变对得到这类知识产品的学习方式。
A2:我对“得到”的策略,现在更多的把它当成一个移动图书馆和搜索引擎,发现自己的感兴趣的问题,可以到得到上面搜索下对该问题的不同解读。另外,针对自己选取的精读的得到专栏五商,我采取的方式是,五商提供一个知识框架,再去配套读原理背后的书籍,通过书籍增加五商知识的案例,在干货外充实湿货,通过湿货,联系自己的工作场景,设计行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