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袁哲因戴隔音耳塞送外卖,体验无声骑手的送单工作一事广受大众关注。袁哲老师花费长达半年的时间,亲身体验听障人士在送外卖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不便,并在之后运用科技的力量尽可能改善特殊人群的从业困境,在科研实践中传递爱与温暖。
敏锐洞察,从细微之处发现社会痛点。袁哲老师开启这项模拟无声骑手配送外卖的研究契机,来源于一次偶然的外卖订单,这份外卖订单是由无声骑手配送的,袁哲老师留心注意到了相较于普通骑手而言,无声骑手通常在与顾客信息交流方面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正是这份细心观察,在袁哲老师的心里种下了一颗关怀的种子,使他开始关注并思考如何帮助听障人士更好地融入社会、参与工作。这也启示我们每一个人,要敏锐捕捉生活中的点滴,从细微之处发现可改进之处,推动社会进步。
躬身实践,以实际行动彰显敬业精神。为了进一步了解无声骑手在送单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作为博士生导师,袁哲老师没有坐在科研室里想问题,而是转换身份,花费长达半年的时间,以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亲身参与到科研实践中,展现出一名科研工作者求真务实、勇于实践的高尚品质。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袁哲老师发现了无声骑手在与顾客沟通上存在诸多不便,进而导致出现配送效率低问题。正是这份敬业精神,袁哲老师获得了宝贵的科研数据资料,为后续科研攻关解决实际问题铺就了坚实的基石。
科技赋能,向弱势群体传递爱与温暖。科研的最终目的是造福社会,袁哲老师与外卖平台合作,通过数字化技术优化接单系统,成功缩短无声骑手送单时间,提升他们的工作效率,让无声骑手群体收获实实在在的便利,感受来自社会的关怀。袁哲老师这份有温度的科研项目,是爱与智慧的交融,是敬业与奉献的交响。科研源于生活,而后反馈社会,袁哲老师以仁爱之心为笔,以科研之力为墨,用实际行动为社会弱势群体勾勒出希望的轮廓。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在当今社会,尽管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幸福感满足感日益增强,但是社会中仍然存在部分弱势群体承受着生活与工作的压力,需要越来越多像袁哲老师这样的人,加入到关爱弱势群体的队伍中来,用知识与爱心为社会的共同进步添砖加瓦,让温暖与光芒照亮到每一个需要帮助的角落,推动社会向更加美好和谐包容的方向稳步迈进,共筑温暖有爱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