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最美的教育最简单
作者:尹建莉
尹建莉的第一部书稿《好妈妈胜过好老师》非常畅销,前面我也读过了。 书中传达了有心无痕的教育理念,还有很多具体的案例和做法,非常实用。现在又读到她的第二本书,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教育的美丽和质朴,再次让我眼前一亮。这本《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跟前一本理念一脉相承,似乎更加专业,还有不少参考文献。
启蒙教育对人的一生至关重要,影响深远。黄金期在3岁前,之后的十多年时间也是关键期。从出生到进入青春期,都可以称作启蒙教育阶段,这个时期的孩子有极强的可塑性,教育在这一阶段最能表现它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从前往后,逐渐递减。所以这项工作越是做得早,越是做得好,真正的一寸光阴一寸金。
一个儿童的成长,任务很多,如认知与情感的发育,道德与公民性的成长,个性与社会性的协调,健康与安全意识,艺术与审美品位,兴趣与学业平衡等等。这些需要家庭和学校两方面合力完成。儿童的智力、情感等方面的发育主要经由家庭来实现,社会性和认知发展等方面则主要通过学校来完成,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必须相辅相成。
不是会生孩子就会做父母,在当代,做个好家长必须要学习,教育的真正准备是完善自己。一个人没办法选择自己有什么样的父母,但可以选择自己成为什么样的父母。
经常有人问我如何培养孩子的想象力,我的答案是:想象力不用培养,不限制就是培养。在教育上,并非家长做得越多越好,有时恰恰相反。尤其在培养孩子想象力方面,我认为“少就是多”是一条黄金法则。
一个缺少尝试、不犯错误的童年是恐怖的,它并非意味着这个孩子未来活得更正确、更好。也许恰恰相反,由于没有童年探索的铺垫,他的认知基础反而很薄,在未来的生活中不得不花费更多的力气去辨识世界、适应生活;很有可能一生都活在刻板、无趣和谨小慎微中,甚至是自暴自弃的堕落中。
家长急于以一种成人世界的思维和标准来限制、规范孩子,很容易压抑孩子的正面激情,使他们的自由意志和创造力停止生长,乃至萎缩;压抑感还容易刺激出负面情绪,让孩子出现逆反或是自我封闭症状。
童年的任务不是向外延展,而是向内积累。一个人内在力量强大,才能很好地把控自己,未来才有可能处理好自己和世界的关系,在人生事务中获得主动权——这才是培养竞争力的正常顺序和逻辑。 成年人的责任则是不打扰孩子的自我发展,有条件的情况下给孩子一些助推力——即我们常说的要给孩子良好的启蒙教育,呵护好儿童的好奇心,发展孩子的自由意志,让孩子有幸福感——这些教育学上恒定的真理,正是发掘儿童内在潜力、成全他未来竞争力的最简单最重要的手段。
让幼小的孩子去竞争,不是给孩子助力,只是给他使绊子。在竞争焦虑氛围下成长,并被迫进入竞争轨道的孩子,更容易出现无力感、自卑感和心理失衡——始于童年的竞争很少有赢家。
生活中最大的敌人不是任何具体的对手,是“虚荣”和“恐惧”。在本已险象环生的人生中,虚荣是一种自残行为。可以说,哪里有虚荣,哪里就有自我伤害。有些人命运不济,与其说是运气差,不如说是虚荣作梗。放下虚荣,就能减少消耗,节约生命成本;克服恐惧,就会降低贪婪,享受生活之从容。“不作风波于世上,自无冰炭到胸中”。
一个在作业上都不允许自己有错的孩子,怎么能接受成绩排名每况愈下。
一个人做某件事的精细程度和熟练程度有关,粗糙和失误是万事开始阶段的必然,只有经历过失误,并在失误中不断总结经验,才能越做越精准。
人的注意力有限,儿童的注意范围更狭窄,能量十分有限,如果把注意力投注在对错问题上,对思考和探索就无暇顾及。而注意力如何分配,也是一种习惯养成。久而久之,不出错的习惯可能培养出来了,不善思考、缺少探究兴趣的习惯也培养出来了。
经常批评孩子马虎,是一种贴标签行为,会给孩子一种负面强化,让他觉得自己就是个“粗心大意”的人,这种自我心理暗示十分强大,会影响到他的行为表达,真的变得越来越粗糙,这又会招致家长越来越多的批评。
儿童有能力自己解决相关问题——只要他们成长中获得过友善和尊重,只要他目睹过得体的礼貌和修养,他就得到了这样的滋养。反之,成年人如果对孩子的一点无心之过不能表现出体恤,大惊小怪,上纲上线,逼迫孩子说“对不起”,这样才会损害孩子的友爱心。
儿童的世界非常单纯,很多所谓的问题,其实是成年人强加的,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把孩子间的冲突关系看成是“犯错误”,尤其是看成欺负和被欺负的关系。现在很多家长会对孩子说:我们不欺负别人,但也绝不让别人欺负。或直接告诉孩子:你不要主动打别人,如果别人打你,你必须要还手。甚至有的家长为了强化孩子的自我保护,会对孩子说:如果你在外面挨了打,不还手,回家我就打你。
我把这种方法总结为“三不原则”:不生气,不介入,不怕吃亏。“三不原则”的核心内涵是两点:第一给孩子做出好榜样,第二营造豁达和善意的环境。两者要的都是家长自身的修养。
一个没有机会进行自我掌控的孩子,不可能学会自我控制。一个不被信任、总是被当小偷一样提防的孩子,很难发展出诚信、自尊的品质。
我的建议是,先满足孩子,不再在这件事上和孩子纠缠,让她去扔,不但不批评,还和她一起玩这个游戏,一直玩到她腻歪。一个遥控器没多少钱,旧的被水浸坏了,再买个新的,哪怕十个八个的,也没多少钱,全当教育投资。况且孩子根本不可能有兴趣去破坏十个八个,应该是玩坏两三个,她就没兴趣了。
家长一定要珍惜怀抱孩子的机会,尽可能多地让孩子感受你的体温,方便和你交流。买根抱孩子的背带,体力劳累就减轻不少,双手就可以空出来,非常方便,而且这样还可以减肥。不要担心抱孩子太多会把孩子“惯坏了”,这种担心没有来由。拥抱本身不会惯坏孩子,经常得不到父母拥抱的孩子才会有问题。
不要让没有意义的习惯或产品统治你的生活,不要让物质太多地介入和孩子的相处中。孩子不仅需要父母心中的爱,也需要你实实在在的体温。童车只是个微型托管所,父母的怀抱则是一个温暖的乐园。
儿童是脆弱的,成长只需要鼓励,不需要惩罚,一切严厉的对待都隐藏着某种伤害。父母不仅应该放下手中的棍棒,更要放下心中的棍棒,心中无棍棒是件比手中无棍棒更重要的事。宽容而饱含真诚的教育,总是最美、最动人的,对孩子也最有影响力。
家长希望用各种规矩培养出孩子各种良好的习惯,而这对孩子来说,却是自由意志被剥夺,活在日复一日的冷酷对待中。他的世界一直以来太寒冷了,已被厚厚的冰雪覆盖,所以他下意识地要把自己严实地包裹起来,回避和外界交流,直到失去正常的沟通能力。这是一个弱小生命对抗恶劣环境的本能反应,畸形的生态环境只能让他变态地成长。
经常被苛责的孩子,学会了苛刻;经常被打骂的孩子,学会了仇恨;经常被批评的孩子,很容易变得自卑;经常被限制的孩子,会越来越刻板固执……“身教重于言传”是教育中的一条被时间和无数事件验证过的真理性的结论,严厉教育本身也是一种示范,如果成年人对孩子拿出的是经常性的批评和打骂,怎么能培养出孩子的友善与平和呢?
一些学历较高或事业很成功的家长,作为社会人,十分优秀,作为家长,太强权了。在家庭生活中如果不有意识地约束自己的能量,就有可能对身边的人形成超强的控制力。世间万事,过犹不及,虽然这种控制力主观愿望是好的,可在客观上却形成对他人自由意志的剥夺。
孩子正处于成长阶段,能量尚处于萌动状态,而世界有太多的事情需要他去认识和适应,几乎每个人都有“牛顿”的潜能。如果什么事都要求他做得符合成人的意愿,都要去修理和强行矫正,这其实不是教育,是对他成长的不间断干扰,会破坏他的潜能。求完美的家长,最多能培养一个“平庸的大多数”,而这也需要有足够的幸运。换句话说,要想培养一个尽可能如意的孩子,就要学会欣赏孩子一些不如意的行为。凡有冲突,必有伤害,放下改造思想,才可避免把“牛顿”修改成“牛倌”。
要做到不求完美,给孩子自由发展空间,父母首先要自问,我是否对孩子太严厉?严苛的家教总是暗示着家长超强的控制力,这可以让一个孩子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或者也可能留一点点空间,让孩子的某种才华像砖缝中的小草一样艰难地挺拔出来,但它对一个生命的压抑则是确定无疑的。例如写出《变形记》等名作的奥地利作家卡夫卡,他的父亲严厉粗暴的教育方式虽然没能阻止他文学才华的流露,却令他的整个人生和生命灰暗不堪。 在家庭生活中,相比“严格要求”,我认为纵容是更理想的家庭成员相处模式,尤其对于孩子,在道德和安全的底线之上,几乎可以同意他们去做一切愿意做的事情。这样不会惯坏孩子,生命受到的阻碍越少,成长越健康,才能越容易显露。
这样一种不平等的关系给家长带来的往往是满足,尤其看到孩子服从的时候;但它给孩子带来的,则是委屈感,是心头积累的恨意。 教育手段如果不包含有善意和悲悯情怀,又怎么能指望孩子学会爱和同情呢?冷酷的手段确实能立竿见影地让孩子变乖,但冷酷本身也一定会给孩子留下深刻印象。儿童是从榜样那里学会如何对待他人的,如果有朝一日他表现出对其他人、对父母或对自己冷酷,请你不要吃惊,也不要委屈。
避免用琐碎的规矩束缚孩子,和纵容孩子做坏事,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
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是发展其智力,让其智力不单以加法增长,而是以乘法递增的最好、最简单的办法。
孩子成长是个比较长的过程,一切教育行为切忌操之过急,底线是不要让孩子感觉厌烦。一直有意识地做,但要做得随意些。
教育中,为什么经常会出现目的和愿望的背离,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育者往往只关注自己说了些什么,没关注自己话语表象之下的潜台词是什么。潜台词,虽然无声无息,甚至难以被人意识到,却是真正对受教育者产生影响的部分。说对了,就是教育;说错了,就是反教育。
如何才能把握好自己的潜台词?关键是你的话语中——不,你的意识中——是否给了孩子信任和尊重。这是说好潜台词的底线。生活有万千细节,在和孩子相处的每个细节中都有教育,所以成人应该时时关注自己的潜台词。把潜台词说好了,并不是说每句话都要小心谨慎,都要去设计;而是要不断观察孩子,经常反思自己,从观念上提升自己。因为潜台词经常不是理性思考的一个结果,而是下意识的表达。意识提升了,话语自然也就到位了。
制服孩子的坏毛病,最好不要红脸黑脸白脸轮着唱,而是“让拳头打在空气中”,即对于孩子的无理要求不回应,不回应才是最好的回应。
睡觉的时候不想睡,找借口拖延时间。比如,说好讲3个故事就睡觉,我坐在沙发上给她讲完3个故事,该上床了,她却说:“我是想让你在床上讲3个故事,不是在沙发上讲3个故事。”这种情况下,我笑笑,不揭穿她的鬼把戏,听她的,再上床给她讲3个,但提出条件是,多讲的故事必须闭着眼睛听,睁开眼睛妈妈就不给讲。她就闭着眼睛听,往往一个故事没听完,就睡着了。偶尔她闭着眼睛听了一个又一个还没睡着,我绝不因此训斥她。这种情况下,我会自己装困,一边讲,一边做出困得无法支持的样子,一个故事刚讲完,或只讲到一半,就一下倒在床上,呼呼睡去。眼皮,抠我的鼻孔,掏我的耳朵。我被她弄得难受,忍不住,翻个身。她会转到这边来继续喊我、拍打我,我这时不光睡得香,还开始轻轻地打呼噜,再翻个身,就是不醒来。她偶尔会哭几声,但这没用,妈妈睡得醒不来,找救援也是不可能的事,因为这个时候爸爸肯定也睡着了,在沙发上或床上鼾声大作,也一样弄不醒。她独自一人折腾一会儿,没辙了,再哭几声,翻翻书或干点什么,用不了多长时间,也一头倒在床上睡着。
家庭生活中,并不是说话多就叫唠叨。称得上“唠叨”的,是那些随口而出的、不断重复的、总给人带来负面情绪的话语,既没用又不中听。
唠叨的特点是负面、无效、重复,这些特点被加到被唠叨者身上,就是自我体验不断被干扰,心理不断受阻。所以我们会观察到一种现象,一个人在什么事上被唠叨得越多,往往这方面做得越差。
唠叨的人总以为别人需要他这几句话,其实只是他自己需要。自己当食与饮的东西,到了别人那里实际上是残渣污水。
唠叨没有恶意,却是一种恶习,是对“控制”的不知不觉的上瘾。
人最怕的是经常性的唠叨,负面影响在深远的岁月中慢慢呈现,发生的过程几乎感觉不到,但对一个生命的抑制作用是肯定的。它如同一把小刀子,会一点点削去一个人体内的正面生长力量,如好奇心、自信心、责任感、判断力等。
唠叨家长扮演的都是监工或碎嘴婆婆的角色,能意识到自己扮演了这样的角色,是件非常困难的事。
家长如何发现自己爱唠叨?经常看看孩子的反应,如果孩子常常为你的某些言语或指令不愉快,那就要注意了。
强烈的母爱不是对孩子恒久的占有,而是一场得体的退出。母爱的第一个任务是和孩子亲密,呵护孩子成长;第二个任务是和孩子分离,促进孩子独立。
书中这句话现在很著名了,就以这句话结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