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潜把批评学者分为了三类:
1 导师类型,这类人喜欢告诉别人应该怎么做,怎么能做的更好;
2 法官类型,这类人讲求纪律和法则,要求一切必须按规矩来;
3 舌人类型,这类人相当于翻译,把文学作品的意思用简单易懂的话翻译给广大读者,把文学的前因和后果介绍出来。
这几面,前两种人都在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做,相当于在讲方法论。这其实是当下社会很流行的做法,将已经成功的人的经验和心得总结出来,形成一套方法论,大家把它叫做“干货”。
各个领域的精英和小有成就者,都在分享自己的经验,帮助小白们快去进阶。这样的时代下,很多人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前进,速度快了很多,成绩也多了很多,各个领域的后浪一波一波推着前浪前进。
然而,在这个繁荣的学习场背后,也有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当下的畅销课程和畅销书都是一堂堂方法论和一本本教程书,一个又一个类似的人在不断诞生。
广大读者像饥饿的豺狼,疯狂吸收着这些营养,然后用此加速前进。人类社会也逐渐建立起了程序化的机制,掌握了正确方法,就开启了美好人生的大门。
在互联网的笼罩下,世界看似变得丰富多彩,其实也在日渐同化。
类似于加缪在《鼠疫》中写道的:
鼠疫流行的那些可怕的日子,在经历者的记忆中,不像大火那样壮观而又残酷,倒像无休无止的来回践踏,所经之处一切都辗得粉碎。
这样逐渐的同化,也在日益侵蚀着我们的心,逐渐腐蚀着人们独自思考的能力。
当然,这只是一个方面的一种可能,只是方法论不断发展的一个结果。肯定也有人在这中间找到自我,我是希望借此思考来警醒自己。
想起大学的时候,有人问我:别人的成功能复制吗?
我当时坚定地回答:只要你和他一样努力,按照他的方法来,就有可能。
现在回想,我的回答也过去单薄。
成功可以复制吗?如果按照严格的步骤,完全有可能。但是有些个问题值得思考:
这样的成功,到底算不算自己的成功?
如何才能把他人的成功转化为自己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