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说说邻家的长辈吧。
老家的邻居,我要称呼他老太爷的,今年已经88岁了,一人独居二层小楼小院。每次回去,我父亲就先给我说老太爷的事儿。
其一,生病不进医院。上次,几个老年人在门口聊天,老太爷突然从台阶上晕倒了下去,头都磕出了血。儿女都不在家,邻居打电话,离得最近的大女儿正在县城看孙子,立马让儿子带着小孙子和她回来了,要把老太爷带城里来。老太爷已经醒了,连村医都没叫,只是让邻居的一女阿姨给他上了点儿药,贴了个大号创可贴。当然,这个是他女儿回来前就处理好了。闺女回来了,要带他去医院,他死活不去,没办法,女儿只好每天从城里回来,又不会开车,骑个电动自行车,还要带着孙子,听说她儿媳很生气。这女儿也是哭了一次又一次,挺难的。
其二,脏。88岁,养了6只兔子,4只鸡。做饭烧灶台,往往是满院子的鸡粪,有只还飞上灶台。另外一个城市的小女儿,逢假期就回来,前些年进门先打扫卫生,涮锅洗碗,晒床晾被。去年回来,我听说,后备厢里拉着灶具和碗筷,被褥。回来只扫扫地,不处理锅碗了,每次洗一天,用两天,走了还是老样子。想想也是,老太爷年纪也大了,估计他用过的物品会被全部丢掉。
其三,拾废品。和上面的同源。只要出门,喜欢往家捡东西,包括废布头,旧轮胎,干柴棍儿,烂菜叶……反正是他认为都有用。有一次,儿女商量把院子重新整理一下,刚和邻家叔一说,邻家叔就打断:“千万别,你们这是要你爹的命!他一辈子只有捡东西,哪儿有扔东西的道理?你们重新整院子,按你们的想法,那不得扒掉三分之二的偏房吗,你爹的破烂往哪儿放?”这几个儿女的花园式老院梦就这样破灭了。老太爷仍倔强的每次颤颤巍巍的捡东西回来。
什么是让晚辈恼火呢?只是习惯不同,像这几个儿女,让老太爷心安的活着,不是也挺好的吗?那么大岁数了,小辈和他们计较那么多干啥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