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小伙伴泡泡给我留言:
我从事市场方面的工作,包括文案、活动策划和媒体宣传等。最近在家休养,时不时关注工作相关的新闻,但总感觉凤毛菱角。我认为自己应该把精力花在专业能力提升上,却不知如何下手。
我认为,泡泡提出的是我们大多数人都会遇到的问题。我的答案是——
让学习随时随地,未来就是现在。
展开来是三句话,每句话用一篇文章详细阐述,今天先说第一句——
随时随地学习,随时随地玩耍
1.
小时候,学习和玩耍是截然分开的——做完作业才能看电视,考完试才能放寒暑假。
长大了,如果仍然把学习、工作和娱乐截然分开,生活就被你硬生生地切分成几块,不统一,不协调,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就拿小伙伴泡泡来说,她喜欢烘焙和画画,这是工作之外的自娱自乐,也是在学知识、涨技能,为什么不能同时促进工作呢?
画一幅美图,要做到主题明确、内容突出,要懂画面的构图,比例、线条、留白;要懂色彩的搭配,明暗、深浅、搭配;要抓住事物的特征,最独特的、最夺人眼球的、最不为人所知的。
发现了吗?这和编写一份好文案所需的能力是一致的:如何取标题,吸引读者注意力,产生共鸣;起承转合分几段,传达有效信息,引导读者一句句读下去;图片怎么配,哪些文字加粗强调,创造无压迫感的良好阅读体验,让读者赞同文案,进一步认可产品。
烘焙也一样,做给什么人吃,对方的口味偏好是什么,选用什么食材,适合什么加工方法,比例如何调配,温度如何掌握,都要了然于心。这和活动策划、媒体宣传也有不少重合点。
所以,爱画画的人审美水平不会差,编写的文案至少能做到“好读”“美观”;常烘焙的人做事情不会慌,策划的活动至少能找对“客户的口味”。
术业有专攻,但道理是相通的。把一件事情做好,就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这不是什么很难的事情。
反过来,一个文案写得好的人,学画画的时候也会有独特的优势;一个富有活动策划经验的人,学烘焙的时候也会觉得这不过就是一场微型活动嘛。
学得好的人玩得也好,会玩的人也会学习,学就是玩,玩就是学,两者的界限早已模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2.
看一场电影,学习导演讲故事的方法,用到工作中做汇报,用到生活中拍家庭录像;体会镜头剪辑营造的时空感,用来提升PPT制作水平,用来审视自己的记忆;……
参加一个活动呢?
和好友吃一顿饭呢?
做个有心人,学习无处不在,随时随地都在接触新东西,无时无刻不在温故知新。
关键是你的心在哪?你的注意力在哪?
去年,我在一家公司负责青少年科学实践活动项目,无论上下班,所有听到、看到的东西我都会想一想,能拿来做课题吗?能帮助改进活动体验吗?能作为项目组的学习资料吗?……
这段时间,就好像大脑里安装了一个自动弹窗小程序:所有经过大脑的信息在处理完成之后,都会触发该弹窗,提示我联想手头的项目工作。
你的大脑里安装了这样的自动弹窗小程序吗?
3.
除了针对特殊阶段的自动弹窗小程序,我的大脑里还有一个长期开启的自动加标签小程序:所有经过大脑的信息在处理完成之后,都会触发该程序,提示我给它加上一个或几个标签。
我的标签有好多,有和个人成长相关的,“美食”、“翻译”、“思维训练”、“科学方法”、……;有和亲友相关的,“爸爸适合的”、“妈妈喜欢的”、“爱人需要的”、“A正在学的”、“B可能感兴趣的”、……
信息加了标签之后,被放入我的大脑数据库里存储。当我使用某个标签,就能自发地调用所有加了该标签的信息。
举个例子,这周末打算自己做羊蝎子火锅,“羊蝎子”标签亮了,所有标记了“羊蝎子”的信息就一下子全跑出来了:
妈妈说,喝了羊蝎子火锅的汤,入睡快,睡得踏实。
猫猫最近睡眠不好,正好需要,让他多喝两碗。
老友JJ喜欢吃羊蝎子,约她来做客。
……
这时,“JJ”标签又亮了,所有标记了“JJ”的信息也被调用:
从新西兰带回的天然皂要记得给她。
她喜欢打乒乓球,饭后可以在小区来一局。
……
你肯定也自觉或不自觉地给所有接触过的事物做了标签,只是,你或许没有意识到,或许意识到了但没有利用好。
又或许,你在接触各种事物的时候心不在焉,听了,没有听见,看了,没有看见。
《The Sound of Silence》的歌词写得特别深刻——
People talking without speaking
People hearing without listening
人们说而不言
人们听而不闻
父母的叮嘱,爱人的苦恼,朋友的聊天时不经意提到的花……你听了,听见了吗?
家务琐事,工作任务,……你做了,用心做了吗?
第一句话阐述完毕,明天继续~
你能猜到后两句话的大意吗?猜中有惊喜^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