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3年5月6日,阴历三月十七,癸卯兔年,立夏节气。
立夏是标示万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立夏以后,正式进入雨季,雨量和雨日均明显增多。“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是指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了。廿四节气反映了四时“气”的变化,气的变化关系到自然节律变化,立夏阳气渐长,万物随阳气上升而茁壮成长。
立夏以后饮食原则是“春夏养阳”,养阳重在养心,养心可多喝牛奶、多吃豆制品、鸡肉、瘦肉等,既能补充营养,又起到强心的作用。平时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粮,可增加纤维素、维生素B、C的供给,能起到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
立夏以后,天气转热,人的心神易受到扰动,出现心神不宁。因此,值此时节,人们要格外重视精神的调养,加强对心脏的保养,尤其是老年人不可有过激之处,要保持愉快的情绪,安闲自乐,切忌暴喜伤心,保持神清气和、心情愉快的状态。
春去夏来,樱桃红,枇杷黄,麦香飘,人间处处焕新机,收拾一春的温柔,奔赴五月的盛世吧!
下面欣赏几首描写立夏节气的古体诗词,感受一下古人们在这个节气时的心境。
《立夏》
宋·陆游
赤帜插城扉,东君整驾归。
泥新巢燕闹,花尽蜜蜂稀。
槐柳阴初密,帘栊暑尚微。
日斜汤沐罢,熟练试单衣。
《山中立夏用坐客韵》
宋·文天祥
归来泉石国,日月共溪翁。
夏气重渊底,春光万象中。
穷吟到云黑,淡饮胜裙红。
一阵弦声好,人间解愠风。
《立夏日忆京师诸弟》
唐·韦应物
改序念芳辰,烦襟倦日永。
夏木已成阴,公门昼恒静。
长风始飘阁,叠云才吐岭。
坐想离居人,还当惜徂景。
《立夏》
宋·释居简
弦改南薰曲自调,萦回小篆水沉消。
叶舟自打窗前过,只有杨花度小桥。
《客中初夏》
宋·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初夏》
宋·朱淑真
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
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立夏喜晴》
明·陈伯康
剩雨残春送五更,晴光入夏似相迎。
绿槐门巷南薰细,又听新蝉第一声。
《少年游 立夏》
清·孙云凤
著柳烟浓,送春雨细,犹觉峭寒生。帘影参差,绿阴长昼,枝上杜鹃声。
去年今日阑干外,日暖午风轻。红摘樱桃,青拈梅子,何处寄离情。
按照惯例,每逢节令作诗一首:
《立夏2023》
梓 健
西山烟雨柳絮消,
樱桃杨梅似火烧,
人间三月多艳色,
扫尽阴霾起风潮。
下面是2019、2020、2021、2022年的立夏节气时所作的小词,每年都有不同的感受,诗词的魅力应该是即景、即情、即思、即赋,片刻间的感触借词抒叙,也是人生之美妙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