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断的自我质疑中前行
——有感于卓越阶段的进阶培训
武义县青年教师进阶卓越阶段的集中培训在上周四开始了。说实在的,真的不是特别愿意在上班时间参与培训,或许是怕耽误了太多的课。三天时间,又看到了熟悉的同伴,更看到了年轻的新朋友。对于我这个82年的老同学,真的是有些“力不从心”。
继续的原因在哪里?或许是因为对自己还有一份期盼,或许是因为不想让自己碌碌无为。那么,既然坚持了,那就继续努力吧!
NO.1我为什么会被剩下?
培训的第一天上午因为学校工作安排没有到,下午到时,已经开始了。或许是自己中途进入,真的是听不了多少。课间,一老同学看到我说:“程露,你知道吗?我们现在的进阶班里82年的只剩你了。”我惊愕,一心只投入教学的我,一点都不清楚,而别人似乎对目前的阶段培训的情况了如指掌了。
一来二去,才知道,原来81.82年出生的老师们都因为年龄的关系而退出了,而我为何不清楚,也从未接到过通知。孙老师问我:你想过自己为什么会被剩下?其实,一直觉得自己无论在教学还是研究上都有许多问题,没有像徐丽老师的专,也没有像黄芳老师的潜心,总是会觉得自己被推着前行。许多时候,想放弃又很犹豫不知该如何继续?总有同伴说,大家都觉得只有你完成了第一阶段的任务,而我却真的知道并非如此,走出去才会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是,看过了才知道自己真的太弱了。我总会跟年青老师说,自己年纪大了。并不是自己在故意矫情,而是真的觉得自己出去与90后一起比赛,过于“老资格”,也羞于去比。毕竟,年轻输得起,而我呢?经历过那么多重大的失败,自己有何资本继续?
于是,我确实不明白:我为什么会被剩下?
或许是导师们觉得我还需要继续努力,或者是还有进步的空间,或者是还能有进步的可能性。不管如何,我也就这样继续吧!
NO.2遇见一群优秀的导师
进阶培训让我最有收获的就应该是遇见了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两位导师:滕闽军校长与方青校长。
2018年刚进入进阶培训时,记得卢老师刚听到我的名字时,说:“原来,你就是程露。”后来才知道,当时进阶面试时,方青校长在,或许是因为自己过于专注并没有留意到台下坐着哪些专家评委,只顾着自己讲述了。第一次与方特联系上,还是方特主动打了我的电话,在她的话语中,我听到了太多的赞美与肯定。如此温暖,如此亲切。于是外出磨课,团队引领都让我对这位特级教师有了新的看法:这才是真正的特级教师,这才是真正的专家,这才是真正的教授。
而2019年的上半年,正是教坛新秀评比的阶段。我虽为滕特工作室的学员,但真的非常愧于自己的能力浅薄,没有什么工作室其他老师的优秀,比赛在即,我便厚着脸皮地求助于滕特,深知一名校长工作的忙碌,再加上滕特的影响力,她的工作量自然是我无法想象的。当我发出求助信息时,并没有奢望着滕特能回复。想不到的是,没过多久,滕特竟然回复了:好的,露露,尽管来磨课吧!看到信息的我,真的是无法表达自己内心的那份感动——作为一名特级教师,还担当着金华宾虹小学的校长,自己的事真的是忙不过来了,还能在百忙之中来帮助我。看到过太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前辈,此刻的对话真的是温暖人心。
于是一周的时间,我来回于金华与武义之间,而滕特总能拉着她的团队来听我上课。那天,我正好准备了一节自己不太擅长的课《高峡出平湖》,而那一天的课,让自己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因为自己不擅长,上的也是非常拖沓且不尽人意。课后,滕特对我说的话真的是让我醍醐灌顶。她说:露露,今天的你让我失望了。我们的品德课不能像语文课,需要的是品德味。接下来,滕特提出了许许多多的建议,如要关注学生的生活,要透过知识的表面,拉一条有深度的东西;要有深度,要有脉络,要渗透;要注意理念的把握,道德与法治的教材的解读等等。我不记得那天我在校长办公室呆了多久,只记得自己记录了整整1156个字的磨课建议。“爱之深,责之切”,当时的我只有无限的愧疚和清晰的方向。
如果没有遇到滕特,我或许不会知道自己上课会有这么多的问题,更不会知道自己对于教材及课程的把握是有偏差的。我深知生活就是一场磨练,越要成长越要经受挫折与失败。那天晚上,我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便给滕特留了这样一段文字:
师傅,今天您的建议真的是让我醍醐灌顶。现在的品德课更需要真实,需要贴近学生生活,需要真正地让学生有提升,有改变,而不能只是关注形式的多样,更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的思维。回来后,我先找了池昌斌老师的文章看了,他的课是真实的。一直也想这么做,但总觉得自己把控不好课堂,对于课堂生成的资源处理能力不太够,所以总会堆积材料。再次感谢师傅,我一定好好学习,努力提升自我!
滕特说:露,理念是最重要的,方式,形式是为了服务于理念。
是啊,对我来说,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是一种经历。但这样的一次尝试,让我感受到了一位特级教师的人格魅力。曾经的我会为了一次次的失败而懊恼不已,觉得自己为什么总是那么不顺,总感叹自己学习、生活、工作的万般挫折。而现在,我总会庆幸自己能遇到许许多多的贵人,她们总是那么温暖的照亮我前行的道路。
NO.3又想写了
再次见到了王丽华教授,一直对于这样培训不抱希望的我,还真的一次次被王教授所吸引,她总能很自然地告诉我们该如何做,她总能用自己的方法让我们理解如何写是多么重要。一直以来都觉得自己做的、说的、写的都有一个非常大的问题,那就是散乱,不够聚焦,其实自己也知道,面对工作很多时候缺少了设计与架构,做了什么,写什么,这就是问题,捡到什么写什么?其实这就是问题所在,问题意识不强,整合能力不够。所以一度不太想分享,自己知道问题很多,也明白出在哪里,但是不知道该如何去修改。
1.课题研究不需要面面俱到,只需要抓点。
2.整体的研究需要更聚焦,过程需要不断调整。
3.主副标题是否对应,主标题能否突出研究主题。
4.内容上,德育贴近孩子生活,育德功能要突显。是否可以聚焦到良好习惯的培养。培养行为习惯,可以回归到尊重、亲近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
5.实证研究要注意三个问题:首先,问卷的问题的设计要围绕主题。其次,选择的选项要中立,不带有导向性。最后,要有一定量的样本。另外,实证研究用数据说话的同时,一定要注意无关变量的控制,还有教育本源的问题。
总体来看,自己也意识到的问题,其实很多时候,不是不知道问题,而是自己无法打破习惯的思维方式,这些让我已经舒适的表达,其实本身问题就是很多。其实论文也好,课题也罢,更多的是你需要告诉别人你做了什么,怎么做的;思考了什么,怎么呈现的?如果说,当自己真的站到教育教学研究之外来看,是否能让他人看懂并有所得才是最重要的。
结语:人生所有的努力都作数,所有的成功都会过去,所有的失败却会成为我们成长的财富。在经历过后,一切都是那么明朗。什么是真正的成功,或许不仅仅是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