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中的渔村、破旧的渔网、归航的船》

晨雾未散时,老渔民陈伯已站在礁石上修补渔网。那张祖传的渔网在霞光中更显破旧,网眼大小严格按照渔业协会的标准织就——能留下三斤以上的成年鲈鱼,却总会漏掉那些灵活的青斑幼苗。

十七岁的阿海蹲在船坞边,望着归航的渔船卸下满仓银鳞闪烁。他的竹篓里躺着刚被协会淘汰的青斑苗,这些因体型未达标被筛除的小鱼,此刻正在晨露中倔强地甩尾。三个月前,他也是这样目送好友阿明乘上远洋训练船——那个通过层层选拔进入渔业人才计划的少年,如今已在温室般的养殖基地学习标准化投喂技术。

"又在看漏网之鱼?"陈伯沙哑的声音惊醒了沉思的少年,"三十年前我也进过选拔船,可那些标准渔网筛掉了我自创的深潜捕捞法。"老人布满裂痕的手指抚过渔网,突然扯断一根经线:"看,这破网能拦住大鱼,却拦不住风暴。当年被筛掉的人里,出了现在远洋船队的总工程师。"

阿海想起上个月落选时评审的话:"你的活饵分层法很有创意,但不符合现有技术规范。"此刻篓中的青斑突然跃起,鱼尾划出的弧线让他想起阿明寄来的信:"基地的鲈鱼长得整齐,可它们再也学不会逆流洄游..."

潮声渐起时,少年抱起竹篓走向岩缝间的天然水潭。当他将青斑苗倒入咸水洞窟,却发现去年放归的鱼苗已长成矫健的银梭——这些没有标准化投喂的"淘汰品",在潮汐搏斗中练就了穿越暗流的本领。

十年后的归航船上,已成为海洋生态学家的阿海带着新型柔性渔网归来。码头上迎接他的,既有已成为养殖专家的阿明,也有那些曾经"不合格"却造就了人工珊瑚礁生态的"漏网之鱼"。破晓时分,两张渔网在晨光中交织:一张规整如棋盘,守护着餐桌上的安稳;一张疏密有致,孕育着深海的奇迹。

陈伯的烟斗在礁石上磕出火星:"孩子,渔网不是枷锁而是筛子,真正的海王类从来不是网里养大的——但它们游过的水路,会为后来的渔船指明方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前言: 自发出《吴阳.我的小镇》及 《光影半载之吴阳随记》之后, 已有一年多的时间 没有用专篇去记录吴阳。 对于摄...
    在别处_0564阅读 795评论 3 7
  • 使用渔网淹死一条鱼的技巧 选择合适的渔网 确定渔网孔径:根据目标鱼的大小选择合适的孔径,一般来说,小鱼适合较小孔径...
    时光里的八卦和星辰阅读 63评论 0 0
  • 作者:曾涤尘 破渔网——小小说 家里的洗脸毛巾突然出现了一个破洞,这说明这条毛巾有危机感了!果然不出所料,那个洞还...
    体贴家阅读 771评论 0 0
  • 分享一组渔网图,恰到好处时,一张破渔网也是主角。 当时扛着相机,前面是九曲木桥,就想赶快过桥,乘太阳未落之前,抓住...
    小久英阅读 721评论 6 12
  • 为期10年的“禁渔令”在今年的1月1日0点准时落地实施。但早在此前,长江流域有关的地方政府或渔业主管部门已经宣布暂...
    我_f336阅读 48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