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的上午,就想给自己放半天假,睡个自然醒的幸福觉,起床后享受某人的爱心早餐,然后什么也不干,安静的坐下来等时间到中午,再吃午饭,然后投入下午忙碌无限的工作……
这是我很长时间来,无数次对周六的规划,然而却一直事与愿违,从未有一个周六的上午能按计划如愿以偿的闲适自在。
闲适容易,什么都不干就好,可自在却很难。不是被由于习惯的晨练突然搁置下来的头晕搅得浑身不舒服,就是对下午工作的不确定,充满患得患失,总而言之,闲下来,还是无法自在。
要不是亲身体会,我真的对闲而不自在是无法理解的。要闲得心安理得原来是一件很不易的事,至少对于我是这样。
一个人过什么样的生活,一半来自生活的安排,还有一半跟个性有关。我想我就是在这个安排和有关的驱使下,忙忙碌碌,无法安然自在的活了半生。
生活不允许我自在,个性做不到安然。于是习惯了忙碌,习惯了努力,习惯了别人眼里的自律。即使累到想放弃,但还是在坚持。
在我眼里,每个人如同耕牛,人生就像拉车上山,来不得半点松懈。有人说我这是心态不好,杞人忧天,过份的居安思危,甚至没事找事,而我则认为一切都是责任感太强惹的祸,工作如此,生活也一样,只有自己尽心尽力了,方能安心。
半生已过,一直很努力,但一直未遇见好运,磕磕绊绊,好在那些肩上的责任,心里惦记的人,惦记的事,一切还都在掌控之中,也算是另一种安心吧!
静下心来想想,有些累是自己造成的,比如晨练,比如瑜伽,在不懂的人看来就是自虐。还比如工作上的尽职尽责,在别人看来就是傻。而生活上的一丝不苟,更是迂腐的表现。身为条件还过得去的女人,如果说美丽,有点小才都能算作女人骄傲的资本的话,那么自己应该不是条件太差的女人,完全可以躲在男人的背后,衣食无忧,当然对于我,这种生活也是轻而易举的,可自己不愿意,那么所有的辛苦难道不是迂腐吗?
其实,我之所以认为这样的离经叛道是迂腐,完全是由于自己骨子里根深蒂固的陈旧思想——女人要独立,做人要有价值……
于是乎,半生归来,算不上成功,但也是活成了一个独立的女性——经济独立,人格独立。
尽管如此,还是觉得忙碌是有了,但充实尚有缺憾,毕竟仓里无粮,内心还是很慌。
有很多次我都会对着镜子陷入沉思,究竟我是在哪个年龄段开始真正变成熟老的。
镜子里的那个女人睁着一双忧郁的眼睛默默地看着我,满怀同情。
我心想,你有什么资格同情我,看看你眼角的皱纹,脸颊的日渐明显的老年斑,深陷的法令纹,都老成什么样子了,是时候关注一下自我了。
老,是一个让人无可奈何的字眼。就像内衣店里那件只能包住沟的黑色蕾丝花边,只能看看,却不敢把它带回家。
岁月带给女人的变化是多么大的反差,胸部越来越软,眼神和心灵越来越硬。
你看看那些在大街上骂自己男人的,和在高档写字楼里挑剔刚来的小姑娘的,本质上又有什么分别。
都是被岁月和男人损坏了。
无可奈何的时候,就增加化妆和内衣的厚度,不想对岁月认输。但再也不会打着爱一个人的名义,付出到失去自我,当然不会有人再需要一个老女人的爱,而老了的女人也没有精力再去用尽全身的力气去爱一个人,无怨无悔的付出了。
人到中年后,只有一件事能让你真正快乐,就是收入增长或者职位提升,除此之外,其他的快乐都持续不到一分钟。
年轻时对自己有各种期待,每取得一个小成绩,都会联想到未来会一片光明。
人到中年你会发现,想象中的光明只属于周围个别极优秀的人,90%的人开始感受到自己能力有限,已经能够看清自己几十年后的样子。
大多数人都是在搬砖,只不过搬的砖块型号不同而已。
中年之后,逐渐能够接受这个社会是依靠少数牛逼的人来向前发展的。
同是人,人家推动了历史,自己不过繁衍了后代。干着随时可以被他人替代的工作,来换得收入以维持生存。
诗和远方是属于高晓松那样出身显赫家世的人,我们只有眼前的苟且和远方的苟且。
年轻时我们会积极关心社会上的任何事,而人到中年后你会发现,常年关注各种事情的你,和见球就追的小动物没啥区别。
太多的事情、信息与你的人生无关,只会搅乱你的思绪,分散你的精力,让你不至于过度无聊。
人到中年后,才能明白,只有能直接影响到自己事业的人和事才是需要关心的,其它的都是扯淡,它们只会让你越来越贫穷。
你反复分析预测热点事件的发展走势,貌似机智地看透一切,智力和思维高人一等,有一种虚幻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其实只是对现实中困难和失败的逃避。
人到中年后,与头发的数量成反比例增长的,就是烦恼。
工作,健康、收入、子女、父母、伴侣或者情人,让你会24小时在深度烦恼和轻度烦恼之间循环。
如果你看到一个中年人时时刻刻都很开心,并不一定是他成功了,大概率是他疯了。
所以,一定要自律起来,强大自己才是对生活最大的尊重。
自律,是我现在唯一想坚持下去的旧习惯。毕竟唯有自律,让我活得充实,活得健康,也活出了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