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率思维的权衡
1、概率思维是一种基于对事件发生可能性评估的思考方式,涉及到对不同结果及其相应概率的分析与考量,常伴随着对风险与收益的权衡;
2、在面对多种概率性结果时,若缺乏清晰的概率思维,可能会盲目决策,导致不理想的后果;
3、容易因忽视概率因素而误判风险与收益的关系,特别是凭直觉思维分析错误的结论;
4、理解并运用概率思维的关键在于准确评估各结果的概率以及其对应的价值,通过理性计算来确定最优策略,从而积累小优势;
5、下一步行动:
(1)面对复杂的概率抉择时,要先暂停行动,仔细分析每个结果的概率及其潜在影响,明确不同选择的风险敞口与盈利空间;
(2)目前已见识一些反常识的分析,应该继续学习更多概率相关知识与案例,提高对敏感度和判断能力;
(3)要在不同的概率场景中不断实践,刻意使用概率思维权衡,逐渐提升在概率思维下决策的准确性与熟练度,降低因概率误判导致的失误;
(4)每次经历涉及概率的决策后,无论结果好坏,都要深入复盘,总结经验教训,思考是否存在更优的概率计算与决策路径,以便在未来类似情境中能够更加从容地运用概率思维做出合理选择,有效积累优势;
【二】梳理事实与观点
1、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交流中,意识到事实与观点有着区别,但仍会有些模糊界限,给自己重新梳理一次;
2、事实是客观存在的事物或事件,它不依赖于个人的感受和想法,这类似自己不用修辞手法写的描述;
3、观点是个人对某一事物的看法、评价或信念,这是基于个人得到的体验、感受;
4、事实一般来源于可靠的记录、统计数据、科学研究等。观点可能来源于个人的经验、信仰、情绪等;
5、可见事实与观点的最大区别,就是事实是客观、中立,且具有统一、标准的性质。而观点是个人化、特别化、分歧化,不同人有不同化的性质;
6、下一步行动:
(1)借鉴表述方式区分事实和观点。事实往往是主谓宾结构(什么是什么),观点语言常带有主观色彩词汇(我觉得……我认为……);
(2)在交流互动之际,务必高度警觉因事实与观点混淆而潜藏的误解陷阱;
(3)当察觉到信息的模糊性或不确定性时,积极运用询问、澄清以及进一步阐述等方式,力求在表达与聆听两端都将信息的偏差降至最低限度,确保交流的顺畅与精准;
(4)若要清晰地表述事实,最有效的途径是构建规范的主谓宾句式。以一种直接明了、不掺杂主观情感与个人评判的方式,将客观事实如实地呈现,降低歧义与误解产生的可能性;
(5)留意表达者惯于借助夸张性的修饰词来塑造观点,比如“根本、从来、每次、总是”等词汇,这类表述不是对事实的如实反映,更多是一种情绪和态度的表达;
(6)更进一步,交流过程也应该识别并过滤掉对方的情绪化观点表述,这能避免对核心信息的干扰,从而准确获取理解;
【三】有容乃大
1、在医院看护陪床,碰到忙碌而不耐烦的护士,抱怨的情绪传递到病房;
2、和和气气理解了,但似乎效果并不够好,为了保障后期服务质量,复盘整个过程,护士像极了外卖骑手找不到地址怕耽误时间的抱怨…
3、生活中,常会碰到类似的人,他们因某些焦急和不爽,把积攒的情绪抱怨发泄出来;
4、如果与之理论或解释性的开解,则会成为这情绪传导的一部分,严重的会形成情绪链,把抱怨情绪再转移到其他地方;
5、其实他们只是要发泄,并不需要听什么解释,乱倒垃圾自然也不会管其他人;
6、节省精力且事少的做法,就是适当地承接,并打断这个情绪链的传递;
7、下一步行动:
(1)日常碰到这些乱倒垃圾的人,一定不要和他们理论或解释,入局就成为情绪链的一环了;
(2)尝试适当地包容他们的抱怨情绪,直接“抱歉、不好意思了”,大度地承认添了麻烦希望对方理解。这能解决大部分小抱怨…
(3)如果因交集过多,对方总来倒垃圾,记住事不过三。第二次后要开始回避这样的垃圾人,第三次再来则应该摆明态度,直接回绝打住;
(4)生活中还会碰到一些无理冒犯的人,冷处理不做回应即可终止,要避免为了教育他人而承担他们成长的痛苦;
(5)多进行自我心理建设:从利弊思维出发,保留自己的能量,不要有包袱为讲究面子争论对错,那是愚蠢的行为!看似承接了情绪,实际解决了自己的麻烦;
(6)举一反三,生活中很多争论和解释都没有意义,浪费时间和精力且还降智。一定要控制自己的辩解反应,主动退让,给麻烦让路,把时间和精力留给自己和最重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