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中,我们回到妈妈的老家去参加表姐的婚礼,在这个普通的农村酒席上,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
表姐是出嫁,在娘家不举行结婚典礼,从表姐穿的红旗袍和接新娘出门的程序来看,承袭了不少本地的传统习俗,比如新娘向爷爷奶奶和父母磕头,跨火盆,出门打伞,我以前都没见过。
让我这个“小吃货”最感兴趣的是酒席,各种看似不起眼却香味四溢的菜肴让我都快流口水了。坐席了,我和妈妈找了张桌子先坐下,我才发现桌子是方形的,妈妈说这叫八仙桌,配四条长板凳,每边可坐二人,四边围坐八人。
这桌又陆续来了一些人,妈妈一边和他们打招呼,一边拉我起来,让我往旁边坐,来的这几个人里有妈妈的长辈,也有妈妈的侄子。我悄悄问妈妈为什么要挪座位,妈妈指着靠墙的那一面说:“因为这里是上座,要让辈份最高的人坐。”平时爱逗我玩的幺外爷说:“看你们这些小孩子,不懂规矩了吧,上把位可不能乱坐,在这个桌子上,长辈不动筷子,其他人不能吃,而且每道菜都要长辈先动筷子。你问你妈妈是不是?”妈妈笑着朝我点点头。幺外爷又接着给我讲:“我们小时候家里来客人时,都不让我们上桌子吃饭,端个碗挑点菜坐角落里吃,敢没规矩,家法就上身了。”我吐吐舌头,幺外爷看我吓成那样,赶紧说:“今天不讲究那些,你尽管吃,想吃啥挑啥。”
我对八仙桌的座次很好奇,回家后赶紧查资料。八仙桌的座次很讲究,一般是座北朝南,北边为上座,也有的是正对大门口的为上座,上座坐最尊贵的客人,主陪坐贵客右侧,桌子左右两侧依次坐客人,上座的对面(背对门一边)坐主人。如果有两位贵客,都坐上座,主人背对门口而坐。一家人吃饭,自然是辈份最高最年长的人坐上座,然后按辈分依次入座。上了酒菜后,上座的贵客或长辈先品尝,其他人才动筷子。
吃饭时,所有人都端坐,当别人递茶水时,要双手接过。为别人添茶倒水时,壶嘴不能朝向对方。吃饱了也不能提前离开,还要陪在座的客人和长辈用完餐,让他们先离席。
中国传统文化很有魅力, 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一定要传承下去,发扬光大,让全世界都为我们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