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小说《太阳照常升起》的结尾文字异常伤感

“我们要能在一起该多好”:海明威小说《太阳照常升起》的结尾文字

■铁山青士(笑独行)[综编]


我们很难过上另一种生活,利用小说去体验不同的人生、不同的青春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生命在轮回中周而复始,故不必在意你出生在什么年代,不必在意个人的得失,不必在意别人怎么看你。——这才是海明威小说《太阳照常升起》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深层含义。

——摘编自新浪深圳博友老郑书评《太阳照常升起!》


图片发自简书App


结尾文字异常伤感

  我们下楼,穿过楼下餐厅来到街上。一位侍者去雇车了。天气炎热、晴朗。大街的一头有一小片有树木草地的广场,出租汽车就停在那里。一辆汽车沿街开来,侍者的上半身探出在一边的车窗外。我给了他小费,吩咐司机朝什么地方开,然后上车在勃莱特身边坐下。汽车沿街开去。我靠后坐稳。勃莱特挪身紧靠着我。我们紧紧偎依着坐在一起。我用一条胳膊搂住她,她舒适地靠在我身上。天气酷热,阳光普照,房屋白得刺眼。我们拐上大马路。

  “唉,杰克,”勃莱特说,“我们要能在一起该多好。”

  前面,有个穿着卡其制服的骑警在指挥交通。他举起警棍。车子突然慢下来,使勃莱特紧偎在我身上。

  “是啊,”我说。“这么想想不也很好吗?”

——摘自[美]欧内斯特·海明威小说成名作《太阳照常升起》(赵静男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6月初版)

铁山青士附注:当我说“海明威小说《太阳照常升起》的结尾文字异常伤感”时,不知怎么的就想到了电影《纽伦堡大审判》(Judgment at Nuremberg,美国,1961)中由玛琳·黛德丽(Marlene Dietrich)扮演的德国将军夫人为美国老法官解读德语歌曲《莉莉·玛莲》(Lili Marleen)情节的台词:“……德语非常美,非常忧伤,比英语忧伤得多。德国士兵知道自己将失去女友和生命。”“灯火燃烧着每一个夜晚,我知道你的脚步和你的去向。它燃烧着每一个夜晚,而我则久久不能忘。如果我受伤,还有谁跟你在一起,灯火下拥你入怀,莉莉·玛莲?”(2019年5月)


故事情节令人迷惘

美国青年巴恩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脊椎受伤,失去性能力,战后在巴黎任记者时与英国人阿施利夫人相爱。夫人一味追求享乐,而他只能借酒浇愁。两人和一帮男女朋友去西班牙潘普洛纳参加斗牛节,追求精神刺激。夫人拒绝了犹太青年科恩的苦苦追求,却迷上了年仅十九岁的斗牛士罗梅罗。然而,在相处了一段日子以后,由于年龄实在悬殊,而阿施利夫人又不忍心毁掉纯洁青年的前程,这段恋情黯然告终。夫人最终回到了巴恩斯身边,尽管双方都清楚,彼此永远也不能真正地结合在一起。(摘自新浪深圳博友老郑书评《太阳照常升起!》)


电影《太阳照常升起》(The Sun Also Rises,美国,1957)海报


【附录】

太阳照常升起!

■老郑(深圳)

blog.sina.com.cn  秋风一叶win加贴于2012-03-05 20:07:21


美国学界普遍认为海明威的《太阳照常升起》(一译“太阳照样升起”)是美国现代小说史上的经典之作。

1924年夏天,在巴黎觥筹交错的酒吧里,海明威曾被一位著名女作家格特鲁德·斯泰因女士指着鼻头说:“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20世纪20年代出现的文学流派有了自己的名字。随后海明威将这句话作为献辞写在了《太阳照常升起》的扉页上。

——题记


在大学时,海明威的《太阳照常升起》被确定为英语专业的泛读材料之一,当时阅读的眼光多半放在了小说的历史背景、语言特点和文学价值上。而今天再读这部小说,却有了完全不同的感受——即对小说在人生与生命的内涵方面所表达的深刻理解有了新的感悟。

一次大战结束后,一批与海明威经历相似的美国青年作家在政客们的狂热煽动下参加了战争,流落法国,他们身心承受着战争带来的巨大创伤,对前途失去信心,精神痛苦而迷惘。怀着伤感、悲苦的心绪,他们描绘着战争给人类带来的不幸,继而被称为“迷惘的一代”。

就是在这一时期,海明威发表了他的小说《太阳照常升起》。这是海明威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海明威及其同代人生活道路和世界观的真实写照。以此书为开端,海明威不仅开创了自己独持的文风,更成为了“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

既然《太阳照常升起》写的是“迷惘、空虚”,为何要说“太阳照常升起”呢?其实,海明威更多地[希望]表达的[乃]是一种乐观不屈和永怀希望的精神力量,犹如在生活最艰难的时候,在就要过不下去的时候,《飘》中的斯佳丽依然对着天空高声呼喊“明天,明天是新的一天”,如果海明威对着天空高喊“明天,太阳照常升起”,表达的同样是一种对生命中的困惑无所畏惧和坚定不屈的精神。

《太阳照常升起》的故事梗概是:美国青年巴恩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脊椎受伤,失去性能力,战后在巴黎任记者时与英国人阿施利夫人相爱。夫人一味追求享乐,而他只能借酒浇愁。两人和一帮男女朋友去西班牙潘普洛纳参加斗牛节,追求精神刺激。夫人拒绝了犹太青年科恩的苦苦的追求,却迷上了年仅十九岁的斗牛士罗梅罗。然而,在相处了一段日子以后,由于年龄实在悬殊,而阿施利夫人又不忍心毁掉纯洁青年的前程,这段恋情黯然告终。夫人最终回到了巴恩斯身边,尽管双方都清楚,彼此永远也不能真正地结合在一起。小说的结尾笼罩着浓重的悲观主义色彩和哀伤情调。巴恩斯这个注定与自己的女人走不到一起的亚男人,唯有在幻想、彷徨和迷惘中求得一丝安慰。

故事的时间背景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不久,战争在人们精神上造成了浓重的阴影,当时又恰逢资本主义世界普遍发生经济危机,许多欧美青年在精神上陷入了极度颓废。他们没有生活目标,没有生活准则,失去了前进的动力。特别是战后滞留在欧洲的许多美国青年,他们普遍有一种漂泊感,用海明威的话说,就是“已经和土地失去了联系”。海明威所写的正是这样一群人。书中的主人公巴恩斯带有作家自己的影子。其实海明威的许多作品都带有强烈的自传色彩,在这部小说中,作家所写的大概就是他当时在巴黎的主要生活感受。

这部小说最大的特色不在于人物形象的塑造,而是用大量的笔墨具体而微地描写了西班牙的传统竞技运动——斗牛。海明威在小说中详细描写了潘普洛纳斗牛节的细节,从公牛穿过街道跑向斗牛场到斗牛表演的每一个环节都写得栩栩如生。海明威极力塑造斗牛士的形象,从他们的勇敢中,海明威似乎看到了人生的真谛,看到了生活的希望之所在。

学界有评论认为:“在叙述手法上,这篇小说体现了海明威的风格,语言简洁,用超乎寻常的冷静笔法描写每一个人物,看似生活化的小事在海明威笔下却闪射着艺术的光辉。作为海明威的第一部小说,他的独特风格已经初露端倪。这部小说体现了海明威后来称之为‘冰山原理’的写作技巧,也就是说,他的作品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内容,在作品凝练的语言下面有着丰富的潜台词,需要仔细推敲,才能够充分欣赏作品的美。”

海明威用简洁有力的语言描绘了那一代人的青春与迷惘。《太阳照常升起》体现了“迷惘的一代”文学的基本特征,实际上是这个流派的宣言,塑造了“迷惘的一代”的典型。作者亲身经历了那个时代,他就是那些青年当中的一员。

大多数美国学者认为,20世纪20年代是海明威的文学创作成就最丰富的十年,而在这十年中,就内容的丰富性与艺术风格的独创性来看,其文学成就最高的当推《太阳照常升起》。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学者对这部小说的研究越来越重视,研究该小说的批评文章和著作也越来越多,以至于对《太阳照常升起》的批评本身已经成为美国文学批评史上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小说《太阳照常升起》为海明威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同时也使潘普洛纳斗牛节变成一个世界性的节日。在西班牙,海明威成了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作家,尤其潘普洛纳人更是将海明威奉为至尊,特地为海明威铸造了铜像,立在斗牛场外面,并且把书中描写斗牛节的精彩片断浇铸在塑像基座上。直到现在,每年的潘普洛纳斗牛节,大批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都会看到海明威的铜像,也很自然地想起他的名著《太阳照常升起》。他的名著成了潘普洛纳人的骄傲,同时也成了一个时代的象征。

在人的一生中,谁都无法躲避时间洪流的裹挟,青春时光会慢慢变得像泛黄的老照片一样美好。这样的好时光总能成为记忆深处的珍藏。其实每个人的成长都与时代密切相关,如今我们在文字中看到的一代人其实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我们很难过上另一种生活,利用小说去体验不同的人生、不同的青春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管原因为何,小说中流露出的相同的迷惘总会时不时地引起我们心灵的共鸣。

海明威所描述、记录的是他眼中的时代,是他周围与他一样的年轻人的青春,也是他个人经历的写照——当时海明威刚参加报社的工作,曾遭受小人谗言诽谤,一度情绪低落,工作也受到影响,后来他看透了,这不过是种无聊的把戏。海明威发现,一个人的好与坏不需要他人评判,因为人要为自己活着,而不是活着给别人看的。这也是他将这部小说命名为《太阳照常升起》的另一层寓意。可以说,这一作品体现了海明威一方面渴望回归自然,从自然中汲取力量,另一方面又渴望张扬自我,实现人生价值,征服自然的生态观悖论。

当我们认真读完这部小说,我们还会明白海明威通过这部经典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还有]更加深层的含义——生命在轮回中周而复始,故不必在意你出生在什么年代,不必在意个人的得失,不必在意别人怎么看你——不是什么人说你好,你就高尚了,也不是什么人诋毁你,你就低下了,你始终是你自己。上帝创造的人体在结构上没有不同,不同的只是世界观和价值观。面对这纷繁复杂的世界和叵测迥异的人性,我们就要有“冷眼向阳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那样博大的胸怀。只有以心灵的真诚去面对生命中的一切,那样的人生才是自然与富足的。人生就是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这个世界,离开谁地球都会照转,一代人来,一代人去,青春会成长,迷惘会散去,惟有大地永存,太阳照常升起。

铁山青士附注:该文写作于2010年9月28日,正文经在下校订。


(2014年5月综编,2019年5月订补)


【“我们要能在一起该多好”:海明威小说《太阳照常升起》的结尾文字_原创:笑独行_体面杂志(笑独行的和讯博客)2014-5-9 17:58:35】阅读(1953)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4,717评论 6 49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501评论 3 38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0,311评论 0 35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417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500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538评论 1 29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557评论 3 414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310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759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065评论 2 33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233评论 1 34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909评论 5 33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548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72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420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103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098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