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解决团队高级五期 讲师第13期 贺变丽坚持分享第2600天 2025—8—8
当孩子有不当行为的时候,我们去跟他探讨,这个不当行为可能会带来什么,是不是你想要的结果,你希望得到什么,就是你做这个行为,你是为了什么?(目标)然后去探讨怎么样可能得到你想要的。
当孩子遇到一些问题或状况以后,我们不直接告诉他不要这么做,不要那样做,也不是我们直接告诉他做了之后可能会怎么样,那样的话他不一定能听进去,而是我们陪着他去梳理,让他自己在大脑中形成具体的画面,然后给他探讨自己做这些其实是想要什么,以及怎么样能得到。通过这样的详细梳理,他自己就很清晰,他自己就会更愿意去改变。
青春期的孩子你越说他是什么样,他越会是什么样。这就会导致他真的会变成我们所说的,所以你不想让孩子如何,你就少说他是什么样的人,那反过来说就是你希望他怎么样,希望他是什么样的人或成为什么样的人。
有的青少年被标签化后会自暴自弃,所以不要给孩子贴标签,不要张口就贴,那样的话,孩子真的会变成你所说的那样,父母的嘴都是开过光的,说啥来啥,尤其对孩子这一块儿,这一点要格外注意。
如果孩子跟我们讲了一件不好事情,这个时候我们怎么做?我们要尽量提醒自己,让自己稳定情绪,哪怕我们在那个当下,自己状态相当不好,内心里很焦虑,你也要装,也得装得很稳定。先忍着别说更多,如果能真的很淡定,当然更好。这样孩子才会愿意跟你讲更多,比如他准备做什么。然后再跟他探讨:你这样做了可能会带来什么?做了之后可能会怎么样?在慢慢聊,慢慢探讨的过程中,只要我们能相对保持稳定,孩子一会儿就会稳定下来,然后他可能就能找到相对更有效的方法,去实现自己想要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