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的足音
作者:程艳斐
每当冰冰坐在泡茶桌上泡茶的时候,你会觉得她面前的茶已经不是茶,而是她非常熟悉和热爱的朋友,她会全身心投入地分享她的茶,茶的来历、茶的特性、茶的泡法、茶在不同冲泡阶段的状态,她的语气很有温度,笑容极有感染力,让一起喝茶的人不由跟着兴奋起来,然后跟着她一起进入品饮这种茶的独特氛围中。几年来在泡茶和评茶中历练,她形成自己风格的泡茶法,用容易闻香观色看叶底的白瓷盖碗快速泡茶,在泡茶的过程中她不会遗漏任何一个感受茶的美妙的细节,包括色香味,并且及时分享给客人,眼神里满是喜悦。与冰冰喝茶,你会喝到每泡茶的完整样貌,而不是解渴了,或者只是觉得好喝。
冰冰就是“专家茶行”的创始人之一。在漳浦县城星罗棋布的茶行里,它的存在因为“专家”二字而醒目。比起一般茶行命名的文雅和内敛,专家茶行很直接也很有力度。六年前,冰冰还是天福茶学院茶文化专业三年级的学生,处于实习期间,她就选择了创业——开设一个梦想中的茶行,用自己的专业去经营它。决定要开店时,她请当时茶文化系创系主任蔡荣章老师为茶店命名。主任就命名为“专家”茶行。因为你们是科班出身!这是主任给冰冰的解释。进入茶行的还有主任的一幅墨宝,“专家不辱师颜”。这句话,是多么语重心长呀。正如千辛万苦通过泡茶师考证拿到了泡茶师资格证书时的宣誓一样:泡茶师只是一个起点。专家茶行也是一个起点,学校所学,更多的是给了大家一种发展的基础与方向,而真正的本事,还需要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不断练就。但信念是必要的。
转眼六年过去。专家茶行在县城扎根了下来,并很好地发展。漳浦的茶叶店很多,其中不乏几十年的老店。一开始的确很艰难,一切都要从头开始,货源的寻找,客源的寻找,产品的稳定与深入人心,都是非常不容易的。凭着他俩的专业所学,还有年轻人的乐观、积极向上,加上勤奋,他们坚持了下来。但真正的实力,还是在于把专业精神带进营销与管理中,不止营销茶叶,还能营销茶文化,也就是把每一泡茶都能卖出应有的价值。冰冰牢记着主任说过的那句话:作为一名专业人士,你卖这泡茶是一千块的价格,它就必须有一千块的价值。那么,价值从何而来,除了茶叶的品质保证之外,引导顾客品尝茶的过程是至关重要的。这就是在校期间所训练的泡茶师的本事,为每一种茶量身定制一套泡茶的方法,为好茶找到好水,佳器,营造温馨的品茶环境,然后徐徐展开泡茶的过程。一般人卖茶,只是卖一种商品。专家卖茶,卖的却是一份分享。这个分享的过程,包含着茶的文化价值,还包含着茶人独特的情怀。它不只是为了盈利,更在于建立一种茶事业的精神。事业是让人随时保持激情与创造力的。所以专家茶行不止是解决生存的问题,更是在于发展成为一张招牌——专业的招牌。
冰冰和学长很好地保持着学习的激情。他们和母校,始终没有切断“脐带”。每隔一段时间,他们会选择回校学习,尤其是对茶叶品质鉴定的精进。考证成了一种很好的学习动力。他们一路考完一级评茶技师,而冰冰更是不忘专业走向,在身怀六甲的时候,完美地考完了一级茶艺技师。每次考证,她就像学生时代一样,在老师那儿跑前跑后,学习的过程才是考证真正的意义,所以她特别珍惜。对母校天福茶学院,冰冰心里只有两个字:感恩。随着年岁渐长,阅历渐深,她更笃定自己的选择。
他们经常在茶季行走于茶区,凭专业的学识,寻找最好的茶叶,甚至自己设计包装,自己为每款茶命名。他们清楚每一款茶的来历,从产地,到制茶师傅以及他们的工艺流程,所以这些茶们便有了属于自己的故事——前世,今生,冰冰在回到专家茶行的泡茶桌上,通过一场又一场专业的茶汤品鉴会,为爱茶的人们娓娓道来。而她的茶先生,会坐在一旁,带着微笑静静地听;她的“小茶籽”,与他们一样,闻着茶香,会露出满足的笑容。
从“专家”茶行,到“专嘉”茶业,冰冰深情地诠释一路的艰辛、执着与欢喜——用他们的专业、专心去经营这传承千年的“南方嘉木”,一步一个脚印,坚实地踏出自己的足音,在当代的茶业领域,努力创造专业的梦想,让茶的美好,伴随品茶的过程,走进千家万户,人们会喝到更多踏实而有文化的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