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三尺微命,一介草民,能够在此分享交流自己的学习和实践,使我深感诚惶诚恐、受之有愧。在此,再次感谢董老师的指导引领。
今天,我分享的主题是“教学评一体化——以“长度单位”教学实践为案例进行分享。
首先,教学评一体化是什么?是新课程标准提出来的新名词吗?是课改理念吗?再问直白一点,是要搞一些形式化的东西吗?
我想,只有走进她,了解她,才有资格评价她——就像,毛主席所说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因此,我先分享一下关于“教学评一体化”,我个人认为比较核心的几点理念要求——
教学评一体化是一种将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它旨在将评价融入教学中,使评价与教学环节相互交织,相互促进。教学评一体化的重点是将评价作为一个连续、动态的过程,与教学相互渗透。它不仅关注学生在最终评估中的表现,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表现。教学评一体化可以提供更全面、准确和有针对性的教学评价,有助于优化教学过程和提高教学质量。它可以促进教学和评价的有机融合,形成一个相互支持、促进教学改进的一个大循环。同时,教学评一体化也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和实施中注重评价的反馈和利用,以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和学生的学习发展。
关于评价方面,在教学评一致性有更具体的描述——评价已经不是教或学之后再来评的一个环节,也不是一个人教和另一个人学了之后等待第三者(命题专家|试卷)来评的那个孤立的环节。教学、学习、评价是三位一体的关系,评价与教学、学习紧密地绞缠在一起,相互制约,相互影响。教学、学习应当是“数据驱动”的,而数据就来自于我们的评价;评价持续地镶嵌在教学、学习的过程之中,而不只在教学、学习终结之后实施;教学、学习、评价三者共享目标,目标是教学的一个灵魂。
那,如何实施教学评一体化?(课件)
要想有效实施教学评一体化,可以考虑以下几个关键步骤和实践方法:
1.确定明确的学习目标:
目标是教学的一个灵魂。
首先,教师应明确学习目标和预期结果。这些目标应与课程要求、学习标准和学生需求相一致。明确的学习目标可以帮助教师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和评价方法。通俗而言,就是我们教师需要知道“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和学生需要知道“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
2.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
教学评一体化鼓励采用多种评价方法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教学效果。除了传统的考试、测验之外,教师可以结合观察、讨论、作品展示、项目报告、同伴评价等方法来评估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学习过程。
3. 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教学评一体化强调及时的反馈和指导。教师应提供准确、具体和个性化的反馈,帮助学生理解自己的学习进展和需求改进之处。这可以通过口头反馈、书面反馈和个别会谈等方式实现。
4. 学生参与和自主学习
教学评一体化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评价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学生可以参与自我评估、同伴评价、反思和目标设定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提高对自己学习的认知和反思能力。
5. 教师专业发展和合作交流
实施教学评一体化需要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不断改进。教师应积极参与专业培训和研讨会,了解最新的评价理论和实践,掌握评价工具和技能。同时,与同事进行合作交流,分享经验和教学实践,以相互促进和提高。
6.持续改进和调整
教学评一体化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教师应根据评价结果和反馈信息,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策略和评价方法。通过不断的反思、调整和改进,教学质量也可以得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会显著提升。
简单具体一点理解,就是“教学评一体化”给教育者日常的课堂教学一个规范,一种快捷通道。具体可以从三个角度说明:
1.提高教学质量目标
教学评一体化原则,帮助老师理顺课堂,避免三者之间“打架”,减少向目标路上进发的“弯弯曲曲”和“磕磕绊绊”的基本原则,是解决“脚踩西瓜皮,滑倒哪里算哪里”的唯一良策……
2.树立课堂质量标准
无规矩不成方圆,无标准寸步难行。不清楚学习目标的“标”,课堂会无标可依,这“一亩三分地”里就有可能“信马由缰、无法无天”……
3.进行学习设计的基本载体
“教学评一体化”设计回答的是四个问题:为什么学(目标)、学什么(具体的任务和问题)、怎么学(学习活动)、学的怎么样(评价)。不按照“目标、教学、评价一体化原则”做事,教师“提笔不会备课,进班不会上课,张嘴不会评课”,因此,可以说“教学评一体化”是“师者为师”的基本功。
用崔教授的观点,不懂的“教学评一体化”原理和运用的人,打个比方就是“不懂驾驶技术和交通规范的人开车上路”。
那在课堂上,应该怎么落实呢!我们来看这个图——课堂教学的基本原理
——课程的逻辑就是从“期望学生学会什么”开始的,经历“需要什么样的素材或活动”、“如何组织这些素材或活动以教给特定的学生”,最后确定“学生真的学会了吗”,这就是课程的四个经典问题。如果我们把课程逻辑说得更明白些,那就是从教师的视角看,课程思维需要一致性地思考“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教到什么程度”;从学生的视角看,课程思维需要一致性地思考“我要到哪里去”、“我怎样去、需要什么样的资源”、“我真的到那里了吗”。
同时,也不可忽视,教学评一体化这一本应该是课程原则的常识,实施下来也是困难重重。
教学评一体化实施的难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目标的明确和对应评价标准的制定
教学评一体化要求教师明确教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这需要教师具备对学科知识和技能的深刻理解,并能将其转化为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具体的评价标准。确保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之间的一致性和有效性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2. 多样化的评价工具和方法的应用
教学评一体化强调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和工具。教师需要熟悉各种评价工具和方法,并恰当地选择和应用它们。这可能需要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和不断的专业发展,以提高评价技能和了解新的评价方法,而这更需要教师有精力、有时间投入。
3. 学生参与和自主学习的促进
教学评一体化需要学生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然而,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存在差异,有些学生可能需要更多的支持和指导。教师需要积极鼓励学生参与评价过程,并提供恰当的指导,以帮助他们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潜能。
4. 教师和学生对评价的认知和态度
教学评一体化需要教师和学生对评价的认知和态度进行转变。教师需要认识到评价是教学和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接受将评价融入教学的思想。学生需要理解评价的目的和价值,积极参与评价活动,并接受评价结果和反馈的指导。
5. 评价结果的有效应用和教学改进
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改进教学和促进学生学习。然而,将评价结果应用于教学实践和教学改进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教师需要根据评价结果,分析教学的有效性和不足之处,并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同时,学校管理层和教师团队等大环境创建一个支持评价结果应用和教学改进的环境。
针对,教学评一体化实施的难点,我学习借鉴了美国的“掌握学习”模式——即,采取班级教学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式,以班级教学为基础,辅之以经常、及时的反馈,提供学生所需要的个别帮助和额外的学习时间。(课件)(当然,这也和我班学生及我的具体情况而灵活采用的——我们班两极分化现象比较严重,60分到80分基本断层,一般需要个别辅导的学生最多不会超过12名学生;同时,我每周最低也有19节正课,时间非常充裕)
由此,我就可以把教学评价贯串于教学过程。通过形成性测验,可以使学生确认自己完成教学目标的情况,及时调整学习活动。已达到目标的学生,可以产生成功的满足感,更积极地参与下一任务的学习;未达标的学生可以了解自己有哪些基础知识或能力未能掌握,明确努力方向,进行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