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经济学中,有一种称为“边际效应递减”的规律,亦称“边际贡献递减”规律,它是经济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描述的是在一定的时间内,随着对某种商品或要素的消费或投入量的增加,每增加一单位所带来的额外满足或收益会逐渐减少的现象。
边际效应递减的原因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解释。例如,在消费层面,随着同一商品的消费量增加,消费者从每个额外单位商品中获得的满足感或效用会逐渐减少,这是因为人的生理和心理对重复刺激的反应程度是递减的。
在生产层面,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指出,在技术水平和其他投入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连续追加同一种生产要素,其边际产量会先增加后递减,直到变为负值。这是因为当生产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时,额外投入的资源可能会因为效率降低、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而使得产量增长速度减慢,最终可能导致产量下降。
通俗点说,这律就是指人们对同一件人、事、物幸福的感受,会伴随生活经济与物质条件的提高、改善而逐渐降低。
举例来说:你在沙漠行走,口渴难耐,有一杯水你会激动万分;而当你来到井泉,对一环水的幸福感觉就会几近于零。
再如:朱元璋当放牛娃时,饿得昏迷不醒,一碗白菜豆腐汤令他如临仙境;可是自从当了皇帝后,他遍尝了天下厨师做的当年的“珍珠翡翠白玉汤”,却总觉得了无滋味。
按照人的常话说,人拥有的东西越多、越好,人的幸福本应是越来越倍增的,可为什么还会出现幸福感越来越递减,甚至递减到没有幸福感呢?
我们本以为现在的经济高速多元化发展了,科学技术也越来越先进了,应该可以为我们人创造更多的幸福,给我们带来美好的幸福感。无奈事与愿违!不管是在西方还是中国,都有生活越富裕,钱越来越多却越不幸福的现象。
造成这种“幸福递减”的原因是金钱本身?是人为?我认为,是后者,因一切的问题都是人的问题。一个人没有问题,他的行事为人也就没多大问题;对的人常作对的事。反之,人不对了,他所做做事必然不对。
所以,人心如何,往往就决定了人的幸福质量与指数。正所谓,态度决定一切!
那什么又是我们该当持有的态度呢?即知足者常乐!可以肯定的说,“人心不知足”是幸福递减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
因此,懂得知足乃是避免幸福递减之感觉的秘诀之一。
古人有云:“事能知足,心方可常乐。”意思讲一个懂得知足的人,他身虽贫,心却富。一个心里富足的人,心常是不贪心之人,不贪心的人岂不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吗?必然是的!
要知道,人生变化万千,高低起伏,其不如意之事,常十之八九,再加上人心里的欲望没有限度,无法填满。
你知道,人活着为什么会常有痛苦吗?是因为人有“心贪欲求”,就是人心都爱贪财,有欲望、有无止境的需求。
用褒义的话解释,就是说人有美好崇高的理想,有着他迫切根实现的梦……
在这个充满诱惑的时代中,不贪心的人寥寥无几。不贪心,就是人心知足;不贪心,就是没有欲求;以无求而求,求而无求。
无求是一种保持幸福快乐的心态,是有所求、有所不求;努力而求,又绝不强求。最重要的是,无论求的结果如何,必须拥有一颗释然之心,做到得失皆乐。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一生所求,无非四种:求名、求财、求利和求色。当某一种所求通过了努力而无法最终得到满足、不如意时,就对半垂头丧气,有时甚至为了芝麻小事,争得面红耳赤。更有甚者,导致身败名裂,失去江山,种种的烦恼、祸患随之而来。
因此古人说:罪莫大于多欲,祸莫大于不知足。知足的人,即使贫贱也很快乐,不知足的人,纵然富贵也是忧愁
有这么一句话:事能知足心常惬。这话意思就是说,人不要有太大的野心,不要让自己背负太重的心理负担,不要让自己活得太累。还有就是,不要老拿自己与比自己优越的人比较争大。
如今的社会变了味道,只要丑化自己或别人,不要自尊,就能轻松获得一时的成功与幸福。有些人对待名利,就像猛兽看到了快到嘴边的乳猪,害怕咬晚了被他人叼走,拼死奋力地抢夺。
也有的人,洁名钓誉,弄虚作假;有的跑官、买官,不择手段;有的见钱眼开,唯利是图;还有些人,追求享乐,腐化堕落,等等。
人生就这么短暂如昙花一现,人的身体就这么大、这么高,何必提早过渡消耗、耗损它呢?用最好的身体做最有价值的事,用最好的时间做最有意义的事,岂不快哉,岂不美哉!
分享一句话:
来时来,去时去,终须有,莫强求。知足者,方可常乐。
今天就写到这里,明天再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