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资水情缘01 ===目录=== 下一章 资水情缘03
八月十五那天一大早,刚刚收完渔网的李棋安到队里送完鱼后,就给他未来的岳母送鱼过来了。他本就是个话不多的小伙子,从前大家都是邻舍,见面打声招呼什么的,倒也没什么。如今这关系不一样了,反而觉得不好意思起来,就连今早来送鱼,都是母亲催促着,他才来这么早的。
“伯母,这是今早上网到的活鱼,挺新鲜的,给你们送一条过来过中秋。”李棋安腼腆地说道。
“太客气啦!这么好的鱼拿去卖呀!”
“卖了好多,吃也要吃的了,您这是要去挑水吗?我来帮你吧!”说完,也不等李玉秦回答,抢过她手里的扁担水桶就往井边走去,他要用体力劳动来掩盖这种不自然的尴尬。直到把水缸挑满,他才停下来。刚好这时,外出扯猪草的罗婉婷回来了。
“你来了,吃过早饭了吗?”
“呃,我吃过了的。”
“这么早啊你们。”罗婉婷边说边往里走。
“嗯,是呢,我们今天要下安化去了,一会就开船走了,要过几个月才回来。”李棋安跟着一起进来了。
“那你要注意安全呢。”
“嗯,没事的,这个你留着。”说完塞给她一把零钱。
“这个我不要呢,在家里不要花什么钱的。”
“拿着吧!”说完硬塞进她的口袋里。
又在正屋陪李玉秦说了会话,李棋安就起声道别了,罗婉婷看着他的背影,心里有一种感动悄悄地爬满了整个心房,感动于他的用心,其实他大可不必这样,他家那么多人,哪有余钱来给她呢?给她的那些零钱,想必是他自己省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收获吧!
大集体生活,所有的人都是一样的出工,按劳分工,按工分来获取生活物资,生活条件基本都一样,那些全劳力少的人家,甚至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村里有那么几户人家,孩子多,而全劳力少还好吃懒做,穷得揭不开锅,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一个个饿得面黄肌瘦,却还在抱怨,这个年代,真不是人过的日子。纵使目前的贫穷是这个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也还是有人想要拼命的改变现状,抓住一切可以改变的机会,努力的让日子往好的方向发展。结果往往是穷的更穷,富的更富。
中午时分,李棋安他们父子三人开着船离开了月牙湾,往资江河下游开去。没多久,船开到新码头的时候,遇上了大伯李基梁,二舅何人本的船在放漂流,于是熄火,和他们一起一路随风漂流而下。船舱里,织网的,补网的,满线的,做成品的,各干各的活,边干活边闲谈。
“你们看,那是什么?”站在船头抽烟的李基梁指着离船不远处水面上那黑压压的一片向船舱里的人喊道。众人一听忙放下手里的活出来观看。
“那是鱼吧!”
“不会吧,那要是鱼,不得有几百斤啊。”
“划个小船去看一下。”
“不行,那要真是鱼,你划个船过去,还不得跑光了。”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议论着。最后一致认定,那就是一群鱼。
“既然这样,那今晚就不下去了,就到这里,现在我们三条船放网包抄这一群鱼,就算跑掉一些,也还是要网到一些的。”李基栋说道。
时间到了下午四点多了,大家说干就干,把船划到岸边,下锚停靠棚船,划上各自的小船,分好地段抓紧时间撒网。先在一丈开外围一圈,再一层层的往里下网,下完鱼网,船靠岸,生火做饭,待晚上天全黑的时候,再用竹竿在水面敲打,这时,听到声音的鱼群立刻四散开来,四处乱蹿,然,越蹿越乱,最后,跑掉的只是少数,全跑到网里来了。一阵追赶之后,立刻收网,另他们感到意外的是,这一网下去的收获,竟有五百多斤呢。最后,按工具的多少来分配捕获上来的鱼,李棋安他们有差不多二百斤。这么多的鱼,要赶紧卖了才能变成现钱。
天亮后,他们把船划回新码头,在街上卖了一圈,鱼贩收走了一些,最后都还剩下几十斤,而这些,只能自己挑着去卖了。于是,各自分开找地方去卖。李基栋把船划到一座山脚下,指着入眼的山对李棋安兄弟说,“你们每人挑一半,从这里往山上走,那里有两个村子的,你们一人去一个村,沿路往山的那边卖,我在山那边等你们。”
“好”
“好”
两人回答,各自挑着三四十斤的鱼上山了。而这,不禁让李棋安想起了他十四岁那年刚上船和父亲捕鱼时,父亲让他一个人挑着三十斤重的一担鱼去这样的山里卖的情景。那时,身材矮小的他,挑着鱼的担子几乎拖在地上,还要走山路,还是一个人去这样陌生的山里,从山的这边走到一眼望不到头的山那边去,当时的他,只是一个劲的给自己壮胆,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把这些鱼全部卖完就好了。最后卖完下山的时候,他干脆把竹篮提在手上,比挑在肩上轻松多了,他觉得。今天,还是和原来一样的情景,只不过,他现在长高了一些,力气大了一些,挑起担子来轻松了许多。
一路走村串户,卖到最后,只剩下一条不新鲜了的死鱼了,李棋安挑着竹篮往山下父亲说好的地方走去。回到船上不久,棋艾也回来了。于是提锚,把船划开,让其顺风而下,省了划船的时间,兄弟俩把没卖完的死鱼剥开,切成块,腌好,做干鱼。在这个整日以野菜,坛子菜上桌的时期,干鱼是一道美味的荤菜了。所以,做渔民还是比农民要好那么一点点吧!
在农村,整日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年下来的收成也变不了几个现钱,能保证一家人的温饱,那都算是不错的,像李家这样的渔民,只要勤劳肯干,生活条件都是中上的,村子里的那些勤快的渔民,生活条件都比那些在田间地里干活的人家要好得多,而罗婉婷她们家的日子是不好过的,一般农民按工分获得的东西,直接领回家就可以了,但是她们家不同,因为有那么个有工作的继父,所以她们有些东西,还要付钱才能领回家来,比如,一百斤谷子,她们要付九块钱才能拿得回来,没交钱,队里面就不会称给你,不会因为没钱而破例,因为,所有有工作的半边户都是一样的,这是规定,只不过别人的薪水拿回了家,而刘奇的薪水不给她们而已,所以,这是她们的苦,无法改变的事实。
日子虽苦,时光流逝。转眼便是冬天了。
这几天,李玉秦很是发愁。队里面分下来的一百多斤谷子,因为没钱交,而领不回来,可是过几天,就是婉婷订婚的日子了。平时母女几个野菜糊糊,粥,红薯饭之类的充饥,那没什么,可是,订婚那天要请几个长辈来家里,总不能也是这些东西吧!
“唉!”李玉秦长长的叹了口气。
“母亲,怎么了?”罗婉婷问道。
“家里没米了,过几天你订婚要请一桌饭的呢,队里又不愿意把米先借给我们,母亲发愁呢。婉婷啊,你们姐妹跟着母亲受苦了。”眼泪早已湿润了眼眶。
“不要这样说,母亲,不要太着急了,要不明天我去借点米回来。”
“现在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谁会借给我们呀!”
“没关系,我来想办法吧,您也早点休息。”
躺在床上,罗婉婷把有米借的人过滤了一遍,最终觉得只有两个可以借给她。一个刘氏伯母,一个李氏婶娘,她决定明天去找她们俩个借米。
第二天,她首先来到近的刘氏伯母家,向她说明来意后,刘氏很爽快的答应了,忙从里屋拿了一篮子米给她,并说:“不着急还,我们还有得吃,你也不要去李家婶娘那里了,省得麻烦。”
“谢谢伯母,那我先回去了啊!”
几天后,按照当时的习俗,李棋安和罗婉婷举行了一个简单的订婚仪式,相互认识了各自的亲人长辈,改口称呼,他们,就算是一家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