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有一则这样的问答题,一个记者部两个正在戒烟的烟民,你抽烟吗?其中一个人回答:不,我正在戒烟。而另一个人则回答:不,我不抽烟了!两个回答都在说明他们不抽烟,但是很显然,在两个人在戒烟的认知上有着截然不同的区别。第一个正在向别人传递的信息是,我是一个烟民,但我正在努力戒烟中。而另一个则传递的信息是,我现在已经不抽烟了,我不是一个烟民。这样的结果很明显。第二个戒烟比第一个更快,更彻底!
我想成为谁与我是谁,一个是基于过程,一个是基于结果。我想要做什么或者说我想要实现什么,这是我们生活中大多数经常在做的。比如,我想要减肥,我想要努力工作,我想要努力读书......。但是后来我们的结果是,我们真正减肥了吗,努力工作了吗,认真读书了吗?我想绝大多数并没有。因为你只是有这样的想法或者你正在做一两次你正在做的事情,这与你想要达到的结果还有很长一段距离,而人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惰性。你正在做的或者你想做的往往只是心血来潮,或者相对于安逸,你的惰性会随时吞噬你的行为。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一次又一次地下定决心去做某一件事,却往往都是功败垂成的原因。
而如果我们一开始就把自己想要达成的结果当作时我已经是这样的人,那么在我们以后的所有一系列的行为中,都会围绕这一结果而自然而然地发生。我已经减肥成功了,我是一个身材苗条的人,那么面对简餐与高热量的食物,你会选择什么呢?如果你是一个努力工作的人,你会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刷斗音或者是肥皂剧上面吗?如果你是一个好学生,你是一个学霸,你会时时沉浸在手机或者小说里吗?或者我们可以这样问自己:我减肥了,那么身材苗条的人会怎么做呢,他是选择简餐或粗粮还是选择高热量的食物呢?是选择坐车还是选择走路呢,是选择爬楼梯还是选择坐电梯呢?是选择运动还是选择窝在家里?我是一个学霸,那么一个真正的学霸会是怎么做的呢,在学习和手机游戏面前,他会选择什么呢?在学习与看小说面前,一个真正的学霸又会怎么选择呢?在我自由懒散,无所事事的时候,真正的学霸会选择颓废还是选择打起精神继续学习呢?......
所以要想改变,先改变你的意识,你的想法,你的观念。你越强化,越认同,你的行为才会更加自然地朝着你想要改变的方向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