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因为萨德,中韩之间矛盾升级,国内抵制乐天,抵制韩货甚嚣尘上。关于首尔旅行的话题可能不会受到欢迎。
自从去年韩国民众开始在光化门广场集会要求总统朴大姐下台开始,我总是会想起光化门正对着的那条街,以及旁边的写字楼,那几个早上坐在楼下咖啡厅的室外吃早餐的形式一直在浮现在眼前,那些匆匆走进周边写字楼的人们怎么样了,他们的岁月静好都被打扰了吧?
首尔是世界第十大城市,也是世界十大金融中心之一,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可是我却觉得它更像是小家碧玉,没有大都市那高高在上的感觉,更平易近人,亲切。
首尔和青岛的地势差不多,高低起伏,从机场到市区不断经历上坡下坡,高楼不会特别密集,道路整洁,天空湛蓝。城市不大,脚步丈量。上午逛完北村韩屋村可以回酒店午睡,这个待遇我只在平遥享受过。
韩屋村的宅子和电视剧上看到的一样,砖墙不高,青瓦木制大门。整个村落和外面的大道相比要高很多,内部街道上上下下蜿蜒,可以通过汽车,房屋错落有致。站在北村韩屋村的高处可以看到青瓦台的建筑。很多院门前种有绿植。石板道路很干净。作为朝鲜王朝历史文化的遗产,保存的比较完整,目前还有居民正常居住生活。入口处有志愿者指路发放地图。这些好的地方值得我们某些旅游城市学习啊。
景福宫是朝鲜王朝时期国王的住所,王宫面积与规制严格遵循与宗主国中国的宗藩关系,为亲王规制的郡王府,所有建筑均以丹青之色来区别于中国皇宫的黄色。不过是多数地面都是沙土地哈哈。不像中国古代郡王的府邸那么高大巍峨,很多房屋比较低矮,当然这是当时经济不发展有关。
从景福宫出来就是青瓦台大门外的马路,可以站在路边望向总统府。第一次离一个国家主政治中心的办公场所这么近,我的心情还是很激动的。那会正是60周年国庆阅兵前夕,朴大姐应该不在家吧哈哈。其实青瓦台是可以预约参观的,提前至少三周,可惜我临出发才知道。
酒店在仁寺洞,出门右转走到路口,直行大约500米就可以到达光化门广场,左转是明洞。明洞是商业中心,很多商铺。经过明洞可以到达首尔塔所在的区域。首尔塔就是一个塔,在南山上,海拔200多米,可以眺望首尔的夜景。我不告诉你我沿台阶爬上去的,还是沿台阶走回来的,啊啊啊。200多米的海拔愣是爬出2000多米的感觉,这套路,我服。
16年北京奥森南门的大钉子竣工,不知道是干嘛使的,总觉得会像巴黎塔、东京塔、首尔塔一样成为北京的地标建筑。听说还向社会各界征集了名字,然后叫奥林匹克塔。期望中各国游客参观"北京塔"的情形出现不了啦。
在首尔有很多中国人打工,很多餐馆和商场都有说中文的服务员。第一餐是一家烤肉店,一个小伙子来自东北,在异国他乡遇见国人还是蛮激动的(原谅我那是第一次走出国门)。所以在首尔的旅行还是比较顺利的,认路除外啊。本来以为对着街道名称从地图上找到同样的字体不就不行了,还真不行,对韩国的文字完全无辨识力啊。其实去掉汉字后,对韩国自己的文化发展也带来很多影响。不得不说韩国人真不怎么明智。
清溪川是流经市中心的一条河流,是曾经的污水沟治理后变成的。傍晚很多人散步,或者坐在河流边上休闲,还可以把脚放在水里坐在岸边谈天。一片静谧悠然,和两岸的高楼形成对比。在城市中能有这么一处所在真的很幸福啊。
仁寺洞应该是有居民住的,周边其他区域感觉全是商业和各种办公场所和写字楼,没有搞明白人们都住在哪里。由于首尔城市确实不大,除了回程乘地铁到机场,我们居然没有在首尔乘坐任何交通工具。很遗憾,没有体验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之一的城市早高峰的地铁是什么样子。
除了明洞,首尔很多地方人流量都不是很大,没有特别拥挤和喧闹的情形。交通规则遵守的很好,行人和汽车通行的很快,完全遵循红灯停,绿灯行。没有交通灯的路口汽车会主动让行人。
首尔人们很喜欢喝咖啡啊,商业区的每条街上几乎每隔几百米就会有一家咖啡厅,分布有远超便利店的架势。
我并不经常看韩剧,对韩潮也没爱好,对首尔的城市印象很好,是因为它的整齐、干净,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和舒适。由于语言不通,和韩国人没有打过交道,不了解他们。我们每个人都向往美好的事物,向往和平宁静的生活。不强迫和干涉别人的生活,不绑架自己的想法,是每个成年人成熟的标志吧。
引用简书上一篇文章的话"让政治的归政治,经济的归经济,文化的归文化"。你我普通民众不能左右时局的发展,唯有努力工作,好好生活。希望光化门广场尽快回复到静谧和秩序。也希望我们都能永远有和平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