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周六,儿子在家的时间相对长些,我对儿子的接触了解就相对多些,从和儿子相处的两三件事儿中,我感受到了儿子身上散发出了的强大力量,内心宽慰了很多!
一、妈妈,你去哪儿?
早上,我提着水桶准备出门下楼去打纯净水,儿子没有看见我提着水桶,他不知道我要出去干啥?正在吃饭的他问了我一句,“妈妈,你要出去干啥呢?”我来了一句,“妈妈下楼接水呢”,儿子立马一句,“你接好水后打电话,我下楼去接你”,听着儿子暖心的话语,我欢快地说了声,“谢谢妈妈的贴心小帮手”!紧接着,我转身下楼了!今天早上儿子关怀的话语,让我读出了儿子的几大成长点:
1.感受到了儿子的积极主动,他已经把到楼下去提水的事情内化到心里,他感觉下楼提水就是他的事情!
2.感受到了儿子的萦记和关心,我被温暖到了!
二、她不来,我打她
中午接着儿子回到家里,他看着四姨没在我家,就问了句,“妈妈,四姨呢?”“四姨回家了,下午就来了”我告诉儿子,儿子突然来了句“她不来,我打她”!从儿子的颠倒的话语中,我感受到了儿子很希望四姨来我家(但这个地方我没接住并确认儿子的情感——他特别希望四姨来我家,这个点儿需要我以后更正)。
然后儿子开始拿了一整盒巧克力,准备平均分配呢,这是我们家的习惯,有什么东西的时候,一般会平均分成四份,爸爸的、妈妈的、姐姐的和他自己的。只是今天不同,他又想再加一份,那就是留给四姨的!
从儿子的话语和行为,我感受到了儿子真挚的情感,同时也说明了平常四姨对他的好已深入儿子的骨髓了!
三、“儿子惹祸了”后续
昨天儿子不小心把墨汁沾在同学的衣服上,想着和他聊聊咋解决?他一句“明天再说吧”,明天再说,就明天再说,尊重了儿子的想法!今天呢,就得“迎难而上”,听听儿子的心声和决定,方为上策,所以中午饭后,我主动“挑起事端”!
妈妈:儿子,是这样的,昨天晚上您们邢老师打电话,说你把同学的衣服整脏了,妈妈不在学校,也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你给妈妈说说呗
儿子:我的毛笔在桌子上,同学经过的时候,毛笔蹭在他的衣服上。
妈妈:当时你啥心情呢?
儿子:我害怕
妈妈:你害怕啥呢?
儿子:害怕老师批评我
妈妈:老师批评你了吗?你同学骂你了吗?和你争吵了吗?
儿子:没有。
妈妈:从你不小心做了坏事儿,老师没有批评你、同学也没有骂你,你老师和同学是不是都对你很友好呀?
儿子点点头!
妈妈:儿子,听老师说,同学的衣服去干洗店洗了,同学妈妈说了,“如果干洗后,没啥问题,就不找咱了,不让咱赔偿;假如衣服洗不干净,咱得赔偿!”听你也说同学的衣服挺贵的,老师说同学的衣服也是姑姑给买的,所以同学是很心疼她衣服的,如果干洗没洗好,咱咋办呢?
儿子:我想想
妈妈:还是老规矩,三种以上的解决办法,一个一个办法说!
儿子:照单全赔,可我担心你让我出钱(儿子道出了自己的小九九)
妈妈:儿子,你担心让你出钱,还把你的担心说给妈妈听,妈妈很高兴,因为这说明了咱俩关系好。至于让不让你出钱,让你出多少,那是后话,我和爸爸是你的监护人,我俩肯定负总责,你得多少出点儿,相当于一个提醒,以后你小心点儿!这是第一个办法,第二个呢?
儿子:我听同学说,还可以网上购买那个啥东西,去除污渍强的东西再洗洗。
妈妈:这是第二个,还有第三个呢?你想想,是不是衣服她还穿着,咱赔她点儿钱作为损失
儿子:对对,再赔点儿钱
妈妈:还有没办法了?
儿子:没有了
妈妈:儿子,咱想这么多,同学家还不一定愿意呢,咱还得经人家同意呢,你说是吗?
儿子:是
妈妈:对于这个事情,你是咋看待呢?
儿子:这既不是啥好事儿,也不是啥坏事儿。
妈妈:咋解释咧?
儿子:说它不是啥好事儿,咱还得赔钱嘞;说它不是啥坏事儿,这锻炼了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妈妈:说嘞好,不过妈妈很好奇,昨天下午我接你的时候,你咋不告诉我呢?
儿子:我怕你批评我。
妈妈:我批评你了吗?
儿子:没有
妈妈:儿子,妈妈批评你了吗?还担心了吗?
儿子:不担心了,妈妈是最棒的妈妈!
妈妈:儿子,无论你在外面干了啥坏事儿,回家是你的选择,爸爸妈妈永远给你留着回家的门!
我在想,一个孩子,他遇到问题,出现了忐忑、害怕、逃避等现象,那都是很正常的,在随后的静待花开中,他做到了敢于直面问题、解决问题,可以称得上好样的!
今天,发生在儿子身上的三件事情,儿子都以极大的热情、足够的爱心、以及足够的智谋来解决问题,让我看到了一个未来可期的少年、青年、成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