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写一个人做事时,别让角色“想做就做”。
比如:
1. 想做好事(让座),先写心里的抗拒;
2. 想做坏事(插队),先写心里的盘算;
3. 想做有难度的事(独自办借书证),先写心里的害怕。
二、通过描写角色“想做却犹豫”的心理活动,让情节有波折,文章更生动。
比如:
写“小明想作弊”,别只写他偷看书,要加一段:“可他转念一想,老师说过要独立完成,这样拿满分有什么用?虚假的满分像块石头压在心上……”
再比如写“给老人让座”,要写出“我看别人都没反应,自己也累,真不想站6站地……”的纠结。
比如:
1. 想做好事(让座),先写心里的抗拒;
2. 想做坏事(插队),先写心里的盘算;
3. 想做有难度的事(独自办借书证),先写心里的害怕。
比如:
写“小明想作弊”,别只写他偷看书,要加一段:“可他转念一想,老师说过要独立完成,这样拿满分有什么用?虚假的满分像块石头压在心上……”
再比如写“给老人让座”,要写出“我看别人都没反应,自己也累,真不想站6站地……”的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