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马梓开
在一般人看来,职场中所谓的老实人,是那些头脑过于实在,不善于表达自己,给人感觉不太会说话,也不喜欢和别人打交道的人。
这些人表现木讷,反应迟钝,心眼实在,总是说错话做错事,虽然他们心肠往往是好的。
善意的人往往会对这些人说,“你咋这么老实呢!”好像老实的人真的有原罪一样。
而那些充满恶意的人往往会对别人说,“某某那么老实,这次就算把他整了,他也没辙。”
所以,无论是职场中的好人或恶人,对老实人都不怎么待见。
可是,为什么人们偏偏就对老实人带有偏见呢?
01 老实就是内向的代名词,就是脑袋不灵光的代名词
有的人工作能力很强,但是偏偏很老实。因为老实,得不到领导的认同,得不到领导的重用,讨不到领导的欢心。
这种人在职场中就是吃亏的代名词,就是做了好事却得不到好报的代名词,就是付出了很多却得不到认可的代名词,就是总替别人背黑锅的角色。
没别的,就是因为老实。
为什么在职场中,吃亏的偏偏是老实人,不受待见的偏偏是老实人呢?
因为老实人不善于表达,羞于表达,在人群中,总显得落落寡合;
因为老实人不善于来事,总认死理,在领导眼里,就是不会办事的呆子。
因为老实人往往忙着“做事”,而很少在“做人”上动脑筋,所以就被人认为死脑子,不知道变通,不知道灵活处理人际关系。
02 老实人总被人贴上各种负面标签,好像老实了就真的“一无是处”
当你想到身边的老实人的时候,你心中是什么感觉?你会不会觉得对方显得老实巴交,显得循规蹈矩,显得憨厚本分?
老实人总是被贴上各种标签,而这些标签往往是负面的。
比如,不善于沟通啦,不善于来事啦,不善于变通啦,不善于协调啦等等。
当我们给老实人贴上这样的标签时,往往就会忽视他们的优点,往往就会倾向于认为这些老实人什么都做不好。
我记得单位中曾经有个老实人,平时几乎没什么存在感。可是有一次公司的设备坏掉了需要维修,工程师怎么都搞不定,这时候平时没人留意的老实人却提出来,让他试一试。这“试一试”不得了,工程师搞不定的事情,被他三下五除二就搞定了。
所以,表面上看似老实的人,其实是有真本事的,只是因为我们被表面老实而引发的负面标签,带到了一个偏见的领地上。
03 老实人不善于表达自我,不善于表现自我
我们常常说,满瓶子水摇起来不声不响,可是半瓶水摇起来却叮叮咣咣。
老实人就如同满瓶子水一样,他有内涵,有丰富的自我,有内在的真知灼见。可是,他没能表达出来,就往往容易被别人忽视。
既然没看到,当然就是没有了。
所以,人们之所以对老实人有偏见,也是因为老实人自己存在不善于表达、不善于表现,不善于显摆的问题。
你没有去表现自我,你的自我别人就看不到,就看不清,就看不来。
于是,一个“老实人”的定位和标签,就被牢固地贴在了你的身上。而一旦被贴上了这样的标签,想要撕掉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不善于表达自我的老实人,常常是内向的,常常是不怎么说话的,常常是“不太会”说话的。他们没有花言巧语的口才,没有口若悬河的表达力,没有恬躁和鼓噪的热情,而总是显得默不作声,像一头闷驴一样。
可是,很多老实人,却是那种“人狠话不多”的角色。
04 老实人的反应慢了半拍,遇到急事儿往往显得手足无措
老实人之所以在职场中遭受不太公/正的待遇,也和他们不善于处理急事有关。他们在面对突如其来的问题和挑战时,往往显得有些慌张,有点胆怯,缺乏胸有成竹、稳如泰山的架势。
老实人还有个问题是不够自信。
而之所以显得不够自信,和别人对他贴上的标签,以及对待他的态度和神色关系很大。而越是显得不够自信,也就越是无法自信。
老实人因为被别人如此看待,总觉得自己好像比别人矮了半头一样。
而越是这样想,就越是不自信;越是不自信,就越是容易显得紧张和慌张。
站在旁观者的角度,人们在职场中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以性格来评判一个人的能力,就是把外向的性格看作能干的标志,把善于沟通当成是善于做事的标准。其实,外向未必就能干,而内向未必就不能干;善于沟通当然是好事,但是善于沟通未必就代表了在其他事项上的专业性。
结 语
站在时间和经历的长河中,我们会发现,其实每个人都是练出来的,没有哪个人天生就聪明睿智,没有哪个人天生就善于面对众人侃侃而谈,没有哪个人一开始就显得非常出色。
当我们看到一个表现出色的人时,在人们所看不到的背后,在他的过去,早就经受了千锤百炼。
所以,就算是老实人,一样可以通过努力和锻炼,而培养出自我较好的口才,以及更好更快的反应能力。(MZ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