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深怕自己本非美玉,故而不敢加以刻苦琢磨,却又半信自己是块美玉,故又不肯庸庸碌碌,与瓦砾为伍。 ――《山月记》
曾经的我,以为自己不平凡,特别是别人说我脑子灵活,聪明,学习轻松。我父母说我聪明是聪明,就是懒,不努力,浪费那好的天赋。其实,只有自己知道,班里面有更厉害的同学,他们考的更好,我只能算是中等。因为我怕我努力学习过后还是赶不上他们,还不如就现在这样。学的轻松,还不会太差,不会被老师叫起来回答问题,也不会被老师叫家长。
人总是那么矛盾,像《山月记》里说的,深怕自己不是美玉,却又半信自己是美玉。我希望别人关注自己,又怕别人关注自己;希望别人关注到自己的优点,又怕别人关注到自己的窘迫。
每次做点自己觉得厉害的事,就迫不及待的告知大家,让大家来欣赏自己的作品。比如自己画画,画好一张就迫不及待的发圈,或者拿给身边朋友看,听到他们夸:哇,好厉害啊。瞬间虚荣心就满足了,但是一放到专业平台让人点评,又觉得原来在专业人士眼里,还有那么多的不足。又庆幸,平台里面都是一样的,虽然有人画的比我好,但是也被点评出不足呢。虽然心里知道,点评出来是为了更进一步。
由于半信自己是美玉,所以开始寻找琢磨之道,开始阅读书籍。
读的的不多、懂的有限越爱表现自己的无知。
当我开始阅读的时候,觉得自己找到了宝藏,急不可耐的跟人分享,分享还好。会自以为自己懂得比别人多,对别人指手画脚,对别人评头论足,时不时的插嘴,觉得别人说的都不对,自己说的才是对的。随意的解读别人的每个动作每句话,生怕别人不知道我读了书,看了多少名人说的道理。
三毛说:“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只能说明我读得还远远不够,读的越多越使我知道自己的平凡,越觉得自己并非美玉。却也知晓,非美玉也可雕琢,重在行动,贵在坚持。
以前看手机、看电视,觉得里面的人很厉害,要么唱歌厉害,要么跳舞厉害,有的更是会很多,还都拔尖。羡慕之余,心向往之。
然后开始计划学,学唱歌、学跳舞、学绘画、学乐器、练书法……都想要。每个要么都三分钟热度,要么只存在脑海。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没有任何事是一蹴而就的,就算是美玉也是慢慢琢磨而成的。虽然不是美玉,依旧能被雕琢,刻刀在自己手里,需要拿起它开始,并持之以恒的雕刻,才有可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