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读一本奇书。鲁迅先生攒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它便是《史记》。
最近读完了夏前的帝王本纪,有感而发,以此文记。
首先介绍的是我华夏的人文初祖之一———黄帝。黄帝本名为公孙轩辕,《史记》开头便着重介绍,写黄帝从小就是神童,为人贤良,将黄帝一步步的神化。接着写黄帝通过阪泉之战和涿鹿之战一统中原。这里我认为是第一阶段——统一。然后《史记》便开始写黄帝之后的几位君主,详细介绍着他们的生平事迹,治理方式及结果。我认为这是第二阶段——公有制巩固统治及发展。接着书中便开始介绍一位有着时代转折点意义的人物,那便是夏启,他将“公天下”过度到了“家天下”,成功奠定了我过数千年来皇帝世袭制的基础,这便为第三阶段。
其实当我读到这些时,便想起曾经听到的一个很有意思的评论,对我也深受启发。这评论便是:所谓的“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公有制是虚假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大家不妨看看《史记》,仔细观察的话,不难发现,这些帝王都非平民百姓出身,都与黄帝有密切的关系。而且我觉得从人性的角度来看,公有制都不太现实,人对权力的欲望不是那么容易放下的。就比如其中一个细节,尧指定舜为继承人,舜却将位子让给尧之子丹朱,但后来朝中的大臣每次上朝都去舜那里,最终舜“勉为其难”登上了帝位。所以我认为传说时代所存在的公有制不是那么真实。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 皆为利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