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家长,我们一定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每次孩子出现错误行为的时候,及时进行了纠正,但是最终还是难以改变那种错误行为,相反还愈演愈烈。作为老师,我们一定也有这种的困境,为什么那些不被允许的行为总是在班级中此起彼伏地出现,任何的管教手段的实施,效果都不甚理想。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让我们的家长和老师们百思不得其解。
今天,我在阅读吉诺特博士《孩子,把你的手给我》这本书书时,其中有这样一句话:在纠正他们的行为前,一定要先处理好他们的情绪问题。这短短的一句话,犹如一记重锤,让我醍醐灌顶,一下子豁然开朗了。
纵观孩子教育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现象:无论是我们老师,还是家长,每当孩子出现不当或则错误的行为的时候,我们能看到的只是呈现在我们面的那种不当行为的表象,并不能去感受体会到出现这种问题背后的情绪问题;简单的来说就是他出现这种行为心理层面的原因。在没有挖掘到这个根本原因的情况下,而单一地去处理孩子行为不当这个表面现象,其效果只能是“治标不治本”,其结果只会让孩子更加叛逆。
那么如何去探索心理层次的根本问题呢?那就是关注出现不当行为时孩子的情绪,也就吉诺特博士处理情绪问题。如何处理情绪问题呢,那就是共情,就是去理解和认同此时孩子的情绪体验,从而实现与孩子情感上的相同。只有这样,才能降低孩子的警惕性,给孩子一个宽松安全氛围,从而达到开诚布公的交谈,最终达到走进孩子的内心,了解孩子的内心的目的。完成了这些,改变了心理层面的问题,不当行为的纠正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在这里,我们要特别明确一点,共情不是妥协,不要让孩子情绪成为要挟你的一张王牌。
纠正不当行为时候先处理好情绪问题,这个在年龄大的孩子中尤为重要。因为情绪左右的时间和强度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对于小学高年级和初中生来说,除了情绪对自己左右不断增强之外,还因其缺乏正确的情绪排解经验,所以导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在情绪左右自己行为达到一个峰值。因此我们在处理这个阶段孩子不当行为的同时,尤为要关注并且优先处理情绪问题。
从事教育多年来,我遇到类似的事例经历的非常多。M老师是个非常严厉的老师,严厉到班上的孩子“谈虎色变”,似乎没有一个孩子敢于挑战她的权威。但是,随着孩子长大,这种局面悄然发生了改变。L学生是他们班上最为调皮的孩子,但之前由于一直处于M老师的严厉管教下,并没有出现大问题。然而,到了五年级,这一切都改变了,直到那一次爆发的正面冲突。
场景:吃过午饭,孩子们有一段比较自由的时间,他们可以散步、聊天、打球、运动等等。L同学非常喜欢打篮球,可以说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因此,这个时间段是他最喜欢的时断。然而,那天由于作业没有完成,被M老师责令吃完饭后留下来写作业,于是就爆发激烈的语言冲突:
生:为什么不让我打球。
师:你作业没有完成。
生:我说了我中午午休的时候写,现在我要打球。
师:不行,必须现在写。
生:老师,我求求你,我和其他同学约好了。
师:不行,谁让你作业不完成
……
生:我必须去,我就不写
师:你作业都不能完成,还有什么资格打球。
生:你太霸道了。(非常生气)
师:有本事你今天就不写作业。(气急败坏)
生:嘭(学生夺门而出)
……
L学生的做法显然是触碰到M老师的权威,在这之前,这种行为是不可思议的。然而随着孩子的长大,内心那种叛逆和力量不是依靠外界就可以压制得了的。其实M老师在处理这个问题的时候就没有关注孩子的情绪问题。孩子为什么反应这么大,因为中午休息的时候不让他打篮球对他来说是无比残忍的,是无比痛苦的。老师在处理这个问题的时间,不要寄托于依靠自己的权威去压制他,而是要对情绪表示理解。
正如L学生的问题,留下写作业这是必须的,但是,面对孩子的情绪化的表达,M老师应该给予正面的回应:“中午不能打篮球对于你来说确实难以介绍”“不让你去打篮球,会让你的同学认为你不守信用”等等。这一类的共情话语能够让当时情绪激动的L学生能够瞬间冷静下来,也不至于出现师生之间闹得不可开交。
因此,我们在 处理孩子不当行为的时候,不要总是着眼于这个行为本身,而是要关注此时的情绪。正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作为老师也好,家长也罢,能够于孩子共情,理解孩子情绪,这无疑就是让他“亲其师”,对老师亲近了,哪些道理自然就听了,不当行为就会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