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以为,经过了快一个学期,学生早已经习惯了我的“粗鲁”,耐得住了我的“河东狮吼”,扛得住了我的课堂上的“笑着开骂”……所以,在我的语文课堂上,我总是比较随意,总是放得比较开,想说那句话,随口就说了。想骂哪个不认真听课的学生,随口就骂了!我很少会考虑学生是哪类学生,学生此刻的心情如何,学生此刻所处的状态是什么样的……
毕竟他们在我的语文课堂上总是“求虐”的,总是“求骂”的,用他们的话来说,我不骂他们,他们就不舒服!我一温柔,他们就起鸡皮疙瘩,甚至瑟瑟发抖!我和学生之间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我们彼此间这种独特的相处模式。
我一直以为我的学生都喜欢这种模式,而这种模式对所有的学生都是无伤害的。我也是乐于其中。可直到上周一节语文课上,小敏哭了,她是在课堂上被我的“高分贝”音量震哭了的。这才让我不得不反思自己的行为。
那是一节语文课,我讲的是新闻压缩的练习题。上一节课已经把新闻压缩相关题型讲过了。这节课主要是“依葫芦画瓢”,照着例题来做题就好了。我本以为,所有的学生都会做。毕竟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学生练习了几分钟之后,我就走下讲坛,一一检查学生的练习情况。看到前面几位同学都做得不错,我甚是满意。可是,当我又到小敏身边时,她的头却埋得很低。这引起了我的注意。于是,我特意拿起她的练习本特别认真看了起来。不看还不要紧,一看,我的火苗马上噌起来了。
小敏,竟然把我强调的“雷点”,全部踩中了。她这课听哪里去了呢?于是,我提高嗓音,摇着她的肩膀说:“这道题,你居然还不错!我实在是太难了……”
我还没有尽情地发挥我的“骂功”,小敏的眼泪就噼里啪啦地掉下来了!她呆呆着望着我!眼里全是无辜!她一哭,我就怕了!我哪里见过这“场面”?真是没有想到,这娃的承受能力居然这么弱。她的哭,让我措手不及,我一时甚至不知道如何是好。毕竟,我试过“小声”把学生骂哭了,还真的是没有试过“大声”把学生骂哭的!
于是,我赶紧又是柔声道歉的,又是找棒棒糖来安抚的。可还是没有能让她的哭声停止下来的。后来,她提出来要去洗手间洗一把脸,让自己静一下。于是,我就让同桌陪她去洗手间……课堂又恢复了正常!
课后,我深刻地反思我课堂上的“高分贝”,也反思了我和学生的关系。我的课堂上需要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吗?我说的每一句话需要照顾每一人的情绪吗?这对于一个“以一对五十”的老师来说,真的是太难了。应该是学生适应老师,而不是老师适应学生。学生那么多,而且性格各异,我以谁为“方向标”呢?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不能因为一个学生而影响我的大局,更不会因为一棵树而放弃整个森林。
一天后,我收到了小敏的留言:“老师,很抱歉,我因为哮喘,没有能控制住我的情绪。忍不住哭了……”看着小敏给我的纸条,我虽有点内疚,但更多的是释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