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
十年,是一个区间。
对十八岁的我们,十年,有期许、有等待、有奋斗、有变化,伴随着十年的,是不同的青春。
有茶、有酒、有故事。
08年,从新年伊始就注定是多事之秋。
年初各地暴雪,杭城亦不例外,那次大学应该属于我读书12载遇到最大的一次。
那一年的期末考,是高三备考学子第一次全城联考,俗称一模。
结果,因为大雪路阻,考试延期。依稀还记得杭高和杭二放弃联考,自主出题了。
所以那一个期末是特别欢快的,考试延期,我们可以欢乐地在校园里堆雪人,打雪仗。
从教室一直嬉戏打闹到宿舍,然后宿舍阳台上就有了小雪人。
只要有雪的回忆,都是安静的、温婉的、甜甜的。
只有2008的那一场,本应该最美的,却因为后来发生的一切而变得酸甜苦辣咸五味混杂。
05.12
高考倒计时已不满一整月,只是普通的一个午后,在繁重的课本间,不免昏昏欲睡。
我们并没有感受到共震,我们得到的信息,来自班主任和地理老师的分享。
直到第二天午间时分,看到了央视的新闻,看到了画面,我们才意识到了0512发生了什么。
当年我一度愤恨,为何这样的时光,我正逢高考。
那无助的眼神,一直在眼前围绕,多希望我可以加入志愿者队伍。
那时候伸出的一双手,对正遭受苦难的人们,就意味着希望。
而我,在不久的将来,更是亲身体验了如果有那么一双手,该有多好。
后来,学校发起了捐款,我们班是二十个班捐的最多的。
不是班里都是富家子弟,也不是谁一个人捐了很多,只是那一年,就在汶川大地震前,班里发生了一件事情。
那算是一件社会事儿,本也是个人的事儿,只是出乎意料的发展方向,让所有人都身处其中。
十年后回望,心存感激,不止让我们班级凝聚力空前,也让我提前学习社会形态。
班长起立发声,而后男生们都站了起来。
我第一次观察到,原来我们文科班的男生都那么那么高,而那一刻,无比挺拔和伟岸。
我们的地理老师,一直是一位超级高瘦的长年布鞋的佛系男子,无论我们考得多差或是多不来事儿,他从不高分贝。
而那一次,是他硬朗地锁好门,坐在班里,陪我们度过坐立难安的两个小时,直到他们从窗前离开。
06.07-08
十年过去了,关于那两天的记忆,只剩下出乎意料的浙江高考作文题以及7号早晨的凉飕飕的清风。
6号晚上失眠,7号早上也醒得很早,记得走出宿舍的时候,天还蒙蒙亮,整个校园肃穆宁静。
没有太多食欲,买了个包子,到小操场倒走。
想了很多,不记得内容,大概是关于未来的如果吧。
看着教学楼里的人开始多起来,从若隐若现的人声到熙熙攘攘。
我知道,战鼓敲响了。
当年还是文理分科,一天考两门。
7号晚上应该是最燥的,很多同学都无法缓过来。
因为语文作文完全不在预期内,而数学的难度系数也远远大于往常。
高中这个集体,给我无尽的怀念和依恋,一起奋斗一起抗争的时光。
十年,无可替代。
写在最后:
十年踪迹十年心。
十年前的自己,从未想过十年后会是这样的自己。
回忆可回忆的,记录可记录的。
以此系列纪念最青春的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