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州县下村镇各自然村村名初探 王补抓 一、 一、以宗族姓氏命名的村庄。比如:车山、杨山、裴庄、张庄、成庄、朱家窑、杨庄、老阎庄、师庄、刘村、史村、关山、李山。均以建庄始祖姓氏或居民多数姓氏命名。二、以地理方位命名。比如:上村、中村、下村、东庄、前庄。上村、中村、下村,同时建村,因上下不同而得名;东庄,最初由史姓建庄,原名史家庄。后因它姓迁入,村又位于长河之东,故更名东庄。前庄,最初由李姓建庄,原名李家庄,后因位于东庄前面,故更名。三、以地貌命名。比如:圪了沟、骆驼掌、后石窝、小甲窑、圪套 、瓮山、。圪了沟,因村位于弯曲的山沟里,故名。骆驼掌,因村在此地一骆驼形的山梁上,故名。后石窝,因村位于大山后面的脚下,故名。小甲窑,因村位于陈庄南面的半山腰上,故名。圪套,因村位于环山之中,初名谷套,后串写成圪套。瓮山因村位于山顶的低洼处,地形像瓮,故名。 四、以建筑物命名。比如:痷头,因村位于痷庙前,故名。塔里,原在北魏时建庄,安庄时,村东南有砖塔,故名塔里。窑头,该村建庄时,村前有一土窑,房修于窑顶上,故名。安楼,村北面石崖下,有一玉皇痷,并修有楼,故名痷楼,因谐音叫安楼。牛山,因村位于报佛山下,有一石牛雕像,故名。 五、以宗族姓氏+地理特征命名。比如:陈庄岭、王树疙瘩、王坡。陈庄岭,因村位于陈庄岭上,故名。王树疙瘩,最初由王姓建庄,因村由三个小块地方组成,树木很多,故名。王坡,因村位于山坡上,由王姓建庄,初名王家坡,后简称王坡。六、以地理特征+方位命名。比如:沟西、河东、岳南、河西。沟西,因村位于沟的西面,故名。河东,因村位于长河的东面,故名。岳南,大概是指岳神山之南,也就是报佛山之南。河西,因村位于长河之西,故名。七、以方位+宗族姓氏命名。比如:西陈庄,最初由陈姓建庄,故名陈庄。因重名,且在长河西侧,故更名为西陈庄。八、以方位(或颜色)+地理特征命名。比如:上河、东山、黄岭。上河,因村位于长河的上游,故名。东山,则因村位于长河的东面,临山,而得名。黄岭,因村位于黄沙岭上,故名。九、以方位+建筑物命名。比如:上寺头、下寺头。两村均位于位于柏山脚下,古时柏山下修有源泉寺,因位于其上、其下不同,故名上寺头、下寺头。十、以建筑物+方位命名。 比如:寨上。寨上,明末为防李自成起义军的骚扰,附近(成庄、史村)乡绅在一土丘上,建永胜寨,而得名。十一、以大小+方位命名。 比如:大南庄。大南庄,因村位于下村的南面,故名。因与柳树口、巴公等地重名,又因户多、人多,故更名为大南庄。十二、以植物+方位命名。比如:柳树底。地处河川,明清时称黄陆坪,后因村中柳树多,故名为柳树底(2014年版《晋城地名志》)。十三、以民间传说命名。比如:石伏头、马沟、大火坪。石伏头,建村时,当地有一观音堂,堂里有一石碑。传说,石碑挡住长河水,使河水折湾东流,水不进村,故名(石指石碑,伏指降服,头指水头)。马沟,村位于沟里,村民善于养骡马,故名。大火坪,因村位于大山内的一小坪上,相传早年发生过大山火灾,故名。十四、以谐音或吉祥语命名。比如:安楼、万里。安楼,村北面石崖下,有一玉皇痷,并修有楼,故名痷楼。因谐音叫安楼。万里,因村位于河湾里,初名湾里(1882年版《凤台县续志》),后串叫万里,实则寓意村民们以后运气好鹏程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