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去听过一个做情商教育的老师的讲座,她说自己曾经花4000块去杭州参加过一个培训,其中提到一个我印象特别深的内容,就是不要对孩子说不。你跟孩子说:“不要哭。”孩子反而哭得越凶;你跟孩子说:“不要打游戏,不要看电视,不要乱扔垃圾。”他们越是反其道而行之。为什么?人的思维是听不懂不字的,所以要说不的时候,请你换一种说法,不要哭请改为“宝贝笑笑,笑起来才漂亮”;不要跑请改为“慢慢走,我们不着急”;不要看电视请改为“让电视机休息一会吧,它太烫了”等等。
后来我读一些心理学的书,看到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不要想大象。一个心理学家让实验者闭上眼睛,同时在他们耳边提醒他们:“不要想大象,不要想大象。”然后,他让这群人睁开眼睛,问他们刚才想的是什么,这些人异口同声地回答说:“大象。”这种现象就被称作为“禁果效应”。显然,我觉得人的思维可能并不是听不懂“不”字,而是深受猎奇和逆反心理的驱动。
创世纪里,上帝创造了亚当和夏娃,让他们住在天堂般的伊甸园中,给了他们享之不尽的甘美果实,下令唯独禁吃分辨善恶树上的果实。在此之前,也许这果实在千万果实中永远也难以得他们二人注目,但是上帝的嘱咐却让他们留了心眼,好奇,琢磨,就此一发不可收拾。再稍经撒旦的引诱,二人终于偷吃了禁果。越是禁止,就让人感觉越是刺激,无限的未知深深吸引着人们,让人们禁不住去打开“潘多拉的盒子”。所以,电视剧里多少不能被打开的密室,不能打开的锦囊,不能看的地图宝藏统统都被打开了,我想那些设立禁令的前辈先人们要么就是太天真,要么本意就是提醒后人去看,去发现,去打破禁令。
让我们来看看现实生活中“禁止”的威力。
《红楼梦》本是清朝禁书,然后一不小心这本书就成了中国古代四大名著;《金瓶梅》也被认为是诲淫诲盗的禁书,我估计现在它是中国最著名的“小黄书”,就算没看过的人也必定听过其名;劳伦斯的《儿子与情人》曾在1961年在美国俄克拉荷马发起的禁书运动中列在最前端,而如今,借用百度百科里的话“小说风靡世界文坛90年,魅力至今不减”。
而多少家长曾苦头婆心地劝慰孩子不要沉溺游戏,不要整天拿着手机,不要这个,不要那个,有用吗?只要孩子是一个有自由意志的人,大多数情况下这样的劝告都会被当做耳旁风。而目前禁果效应最明显的应当是在青少年的性教育上。中国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是谈性色变,平时对孩子基本上是闭口不谈此类话题,就算谈到,也是警告青少儿时期的孩子,尤其是女孩子,千万不能去碰这个东西。但是,近些年来,却越来越多“十六岁少女怀孕,孩子爹是同桌”这样的新闻,我见过新闻里最小的甚至有十二岁少女怀孕,一次次刷新我们的三观和底线,说到底,还不是禁果效应所造成的后果。
所以,回归起来,我觉得认识到这个效应太重要了,尤其是对于加油萌娃的家长来说,请不要试图去用家长权威去挑战孩子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与逆反心理,想要孩子听话,也得想点办法,拿出点真诚来,不要再简单粗暴地说“禁止,不要”了,毕竟,连草坪上的标语都已经从“禁止踩踏草坪”变成了“心中有情,脚下留情”,我们难道就不做出一点积极的改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