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之前几课都是战略,讨论的是“做什么”。
今天是模块一《重新定义目标》的第4课,我们要讨论一下“怎么做”,战术性的工具:执行四项原则:
想清楚“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只是第一步。
接下来巨大的挑战,是如何做到应该做的,如何不做不该做的。
人的的决策系统,不是由理性来主导的,除非受过专业的训练。大部分的时候,是由本能和情绪来支配着人的行为和思想。
理性与“本能+情绪”的关系,就像骑象人与大象的关系一样:
当大象与骑象人想去的方向一致时,大家觉得很舒服,很顺利到达目的地。
当大象有自己想要去的地方时,骑象人基本上处于失控状态。
执行一项新的策略,需要大幅度地改变旧的行为习惯,甚至整个团队的行为习惯。而10倍好的策略,基本上都需要改变旧习惯。
想要取得成功,你需要的不是别人的顺从,而是他们全力以赴的激情,包括自己、团队和客户。
团队成员对集体目标缺乏热情;责任不明确,不知道自己需要做什么,或者所做的与目标有什么关系,就会没有责任心。
如果你想要做的事情不止一个,怎么办?
你要考虑清楚你所做的几个事情之间,如何形成增强回路?或者是相互争夺资源?它们的共同目标是什么?如果没有共同的目标,不能形成增强回路,还是执行10倍好的基本原则:细分市场,聚焦一点,1公分的宽度、1公里的深度。
实现10倍好目标,真正的敌人是“日常事务”,你可能很少分辨清楚哪些事情是日常事务,哪些事情是战略目标。
日常事务通常都很紧急,催促着你和你的团队投入更多关注度去执行。
任何10倍好的策略,遇到的第一个敌人,就是那些可能增加10%的日常事务对资源和注意力的争夺。
如何在日常事务包围下去执行你最重要的战略计划?
10倍好执行四原则
原则1、聚焦最重要的目标
10倍好的最重要的概念之一:聚焦,做该做的,不做不该做的。
一个人想要做的越多,最终完成的越少。
如果你要做几个事情,就要把这几个事情的因果关系构建成增强回路。几个事情都是为了一个更大的目标服务。说到底,你要聚焦的还是一个目标。
即便能干很多事的埃隆·马斯克,做电动车、X-SPACE火箭、Neuralink脑机接口等都是为了送100万人进入火星生活。
当然,聚焦最重要的目标,只是10倍好的开始。
原则2、关注引领性指标
首先,你要分辨“滞后性指标”和“引领性指标”
滞后性指标,是事后结果的衡量指标,包括:销售收入、利润率、市场分额、客户满意度等、当你得到这些结果的时候,导致这些结果的事情早已结束。
当你感觉到结果不妙时,已经失去控制了。反馈的不及时性,决定了滞后性指标无法达成的概率很高。
引领性指标,是指那些可以衡量你和你的团队必须做的、对10倍好目标有着最重要作用的行为指标。从本质上来讲,引领性指标可以衡量那些能驱动滞后性指标成功的行为。
形成增强回路的核心3要素,将来可能会升级到4到6个要素,是制定引领性指标的对象。
我们再以减肥为例。滞后性指标就是,具体要减多少斤。而引领性指标可能是每天摄入的食物热量值不超过多少,或者每周要进行多长时间什么强度的运动等等。
在引领性指标上下功夫,是达成10倍好的秘诀之一。
原则3、简单而公开的、具有PK性质的量化记分表
达成10倍好的秘诀之二:积极并及时的反馈。这也是管理和领导的共通之处。
自我管理,可以把自己的引领性指标做成量化的行动表,并公开打卡。这也是10倍好训练营陪练的原理之一,让受训者定期打卡、教练和同学给予专业、积极、及时的反馈。
各位同修之间,可能目标不同,但一样可以在达成目标的引领性指标的完成进度上进行PK,这也是10倍好训练营的传统节目。当然,当你优秀得没有对手了,也可以自己跟自己PK。
原则4、定期的复盘和问责
除非每一个人都坚持负责任,否则10倍好的目标总会被日常琐事日渐瓦解。
问责,是指任何拥有10倍好目标的团队,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例会,对之前工作计划完成情况作汇报。我们10倍好训练营有每周报告制度,就是为了让各位同修养成周复盘、周问责的习惯。
10倍好的成功秘诀小提示:除了周会之外,每个团队成员的工作计划都是由自己制订的。他们的自主权就得到增强。比起你的发号施令,团队成员更喜欢发自内心地为团队目标考虑,而不仅仅是完成任务。
当然,如果你是超级个体,你自己要每周总结本周的得失,上周的目标是什么?达成了哪几个引领性指标?有哪几个指标没有达成?原因是什么?下一周我要坚持什么,要改变什么,要学习什么,要链接什么资源,最重要的是为了达成10倍好目标,我接下来一周最重要是任务是什么?我要怎么做?
以上这一段加粗的文字,就是各位周报可以参考的提纲,也是你的作业内容。
加油,一起行动,10倍好翻转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