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是一种睡眠呼吸疾病。
○记忆力下降
○脾气越来越差
○注意力不集中
○易怒、抑郁、焦虑等。那么,情绪与睡眠呼吸暂停之间,到底存在哪些“秘密”呢,有什么关系呢?
1、夜间反复低氧等
是导致情绪障碍的原因之一
而OSA是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风险因素,这些疾病本身也是导致抑郁情绪障碍的高危因素。[2]此外,OSA患者存在5-羟色胺水平或者活性降低的情况,而5-羟色胺降低是导致抑郁症的一个重要的发病因素。[2]
2、情绪障碍以抑郁、焦虑为主
受年龄、性别等因素影响
有研究显示,OSA患者抑郁发生率32%。[1]
在睡眠呼吸暂停患者(OSA)中,女性抑郁和焦虑状态均重于男性。老年患者有明显的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问题,且焦虑、抑郁情绪随着病情加重而加重。[3]
除了情绪障碍,OSA也能引起多种认知功能损害,而认知功能损害是导致患者焦虑的重要因素,反过来情绪障碍也可以加重认知障碍,两者之间存在互相影响的关系。[3]
由此来看,对于年长者、女性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来说,应当更注意心理干预与疏导。
加上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抑郁情绪障碍和认知功能损害密切相关,且睡眠呼吸暂停越严重,抑郁情绪障碍越明显[2]。
因此,情绪障碍也是进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诊断的依据之一。
3、安慰鼓励、运动、家人支持等
都可缓解情绪障碍
通过对OSA的治疗,如口腔矫正、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CPAP)、手术,是目前改善睡眠呼吸暂停主要的治疗办法。
除此之外,针对情绪障碍上的心理干预治疗也很重要,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改善情绪障碍对自身的影响[4]:
○科普教育
通过多了解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相关医学知识,做到知己知彼,正确合理看待病情,不因不清楚病理而产生不良情绪。
○生活饮食
避免肥胖、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避免高糖、高盐、高脂肪等不良饮食习惯。
○坚持锻炼
通过合理科学的锻炼,不仅可减轻体重,也对缓解焦虑、抑郁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家人理解
家人、朋友等社会关系对患者精神上的支持与关心,有助于病情康复。
总之,当出现打鼾、白天嗜睡等症状,同时伴有记忆力下降、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时,应及时就医。
确诊后,也不必过分焦虑不安,积极面对不良情绪,按医嘱积极进行治疗,在医生、家人与自身的努力之下,相信睡眠会越来越健康。
睡眠呼吸暂停研究
睡眠呼吸暂停研究*,基于华为智能穿戴设备开发,智能识别睡眠、心率变异性(HRV)、血氧、心率等信息,多参数融合判断,准确筛查睡眠呼吸暂停风险,提供分层分级的专业建议,综合准确度85.9%**。
▎本文审稿医生:
▎参考文献:
[1]曹梅,陈晓军,陈飞鹏.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情绪状况[J].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2002, 8(2):99-100.
[2] 阳书坤,庄建伟,付霞.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抑郁情绪和认知功能损害的关系[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09:1100-1102.
[3] 蔡倩,徐江涛.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情绪障碍的研究进展[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13:520-522.
[4]陈晓军, 黄华兴, 田利奇.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干预[J]. 临床医学工程, 2010(10):50-52.
1、本文配图来源于pexels.com或pixabay.com;gif动图来源于soogif.com,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处理。
2、如果你已经学到了,赶紧去给小伙伴也科普一下吧。关于更多健康知识请关注“传承好医道”公粽号#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