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二八法则,80%的多数人在给20%的少数人打工,不管你从事什么行业,只要你把时间出售给别人,就是选择了打工人模式。
曾经在高校工作时,我是很抗拒“打工人”这个词的,可能那是一份较为体面的工作,觉得通过教书赚钱是一件至高无上的事情,总觉得社会上的“打工”会显得有点苦哈哈。
现在回想,不知道哪来的优越感,以前的自己是多么傲慢,进入了真正的社会,发现了赚钱的不易,不知不觉竟自然而然地接受了“打工人”这个词,也发现,只要合理合法合规,赚的每一分钱都是至高无上、心安理得的。
你尝试过为自己打工吗?
01 第一份工作,我打磨了专业水平
在高校教书的那5年,我为自己打工过,我积累了过硬的语言水平。
教是最好的学,教书是一件特别让人兴奋而有成就感的事情,尤其是当你发现每带的一届学生整体身上都有自己的影子,比如:认真、踏实、勤奋、好学、有活力,这是生命影响生命呀!
在学校期间获得了政府培养教师的基金,得以去海外访学三个月,开拓了眼界,体验了文化,提升了语言水平。
在学校期间,得以获得定向委培(带着工作身份读研)的机会,去考取北语全日制研究生,提升自己的学历,深化自己的语言水平。在北京的那一年,我享受了最优质的师资、体验了大城市的机会、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
所以最后辞职离开,学校要求赔偿违约金(培养费用),我是心安理得地接受的,因为他们确实帮我争取到了优质的机会,更因为在那些机会中我获得的成长、能力的提升是伴随我一生的,无法被取走的!这么想,说不定还是我赚到了!
02 第二份工作,我收获了职场人思维
讲真,企业里才是真正的社会,学校的工作终究是较为纯粹的象牙塔般的环境,跟真正的社会职场有很大的差别,无法用好坏利弊去评判,真正的社会让人成长更迅猛。
终身成长的思维。从学校出来后,有幸到一家行业内处领先地位的上市公司工作,遇到了一群优秀的小伙伴,整个企业的学习成长氛围十分浓厚。
有每两周一次的读书分享会,有组织共学优质文章打卡,有付费课程学习,有小组制竞品分析等等,浓厚的学习文化已然成为其企业文化的一部分。
这样的氛围让我感到成长巨大,收获也颇多,培养了我终身学习成长的理念。发现以前在学校里有很多大好时光被浪费了,没有用来学习成长,反倒是去了企业时间没那么宽裕时会利用一切时机去学习,人呀!
反思提炼方法论的思维。企业讲究效率,需要我们把每件事都做到最熟练,所以每做一项工作,都需要我们去提炼做事的方法论,如何高效完成,一、二、三步骤不断精简优化,把这些步骤总结出来换一个人能够按照它直接上手,就像一个高效运转的机器一般。
这一份工作里总结了优质的职场思维与工作经验,能力也得到进一步提升,让我得以在下一份工作中有较为好看的履历和资本。
03 第三份工作,我开始真正为自己打工
接下来就是目前所从事的神仙工作了,我找到了自己的热爱,开始真正为自己打工。
相较于上市公司的完备,不得不说每个人的上升空间是有限的,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充当着高效运转的螺丝钉的角色。
现在这份工作由自己负责并实现了从0到1的成长,放佛是自己养一个孩子一般,我们的产品我们的app就是我的孩子,我是多么希望看到它在我手中茁壮成长!
因此也就有了更全局的思维,需要考虑的更多,而不是以往那么单一,也因此有了为自己打工的思维,因为把项目做好做大,作为核心成员之一的我肯定有巨大的收获,不管是精神上的还是物质上的!
因此也就有了全权负责任的意识和态度,努力提升自己,尽全力把每件事做好最极致,让那个爆发点来的更早一些!
像笑来老师说的:
为自己打工的人,做事肯定不会马虎。
总结,
当我们每做一份工作,都抱着为自己打工的心态时,就是一种升级打怪的游戏心态,每次尽全力做到当下的最好,就是在不断增强自己的实力与段位,最后,把自己练成王者段位!去哪里、干任何一行都是王者!